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景东县:农机上阵绘春色 不负农时不负春

分享至

近日,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插秧生产季,种植大户刘国伟凭借对农业机械的钟爱,经常琢磨采用机械化作业模式降低种植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他在种植过程中采用育秧生产线、自动化喷洒浇灌、起秧运输线和机插秧技术,实现了从育秧到插秧的全程机械化,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为景东县水稻种植树立了标杆。

一是育秧生产线:精准培育,省时省工省秧田

刘国伟采用育秧生产线进行育秧,共计育秧6000盘。相比传统育秧方式,机械化育秧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还大幅提高了秧田利用率。数据显示,秧盘育秧的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了5-10倍,显著节约了育苗秧田。此外,自动化播种技术确保了播种量的精准控制,使秧苗整齐划一,为后续种植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自动化喷洒浇灌:出苗率显著提升

在育秧过程中,刘国伟还采用了自动化喷洒浇灌技术。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出苗率,还保证了秧苗的均匀生长。整齐统一的秧苗为后续插秧和田间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进一步提升了水稻整体产量和品质。

三是起秧运输线:快速转运,减少损耗

起秧运输线是连接育秧和插秧的关键环节。刘国伟使用的机械化起秧设备能够迅速完成秧苗的切割和收集,避免了传统人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损伤问题。同时,机械化起秧还节省了大量人工拔秧和搬运工作,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是机插秧:高效精准,提升产量

机插秧技术是刘国伟机械化作业的核心亮点。使用高速插秧机,平均每天每台插秧机可以插秧20-30亩,插秧效率显著提升。机插秧不仅能做到苗壮苗齐,还能优化水稻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分蘖率和有效分蘖数量,最终实现水稻千粒重的提升。据测算,采用机插秧技术后,每亩水稻平均增产5%-10%。

五是全程机械化:降本增效,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每亩节约成本300元左右,生产效率得到了全面提升,推动了机械化的持续发展。

景东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机械化作业模式展现了现代农业强大潜力。种植大户刘国伟以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当地水稻种植树立了新标杆。未来,随着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引入,景东县的水稻种植将迈向更高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钟祥:北斗导航精量播种 实现“亩产吨粮”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化信息网
8057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