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词:
水是宝贵的生活、生产资源,对我们这样的缺水大国而言,更是这样。而小麦的生产偏偏对水的消耗比较大,节约用水的战略意义尤其重大。莱州近年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植上大力推广微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先进性上非常明显。而在推广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它的经济性。经过试验,效果突出,不仅节省了水,而且增加了产量,是很合算的技术体系。本文描述细致,语言朴实,叙述生动,说服力强,且篇幅不长,有力地证明了微喷灌和滴灌技术用于大田农作物是完全可行的,它代表了大田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原文:
眼下,山东省烟台莱州市小麦陆续进入灌浆期,田间水肥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年的收成。
“这几天特别关键,埋里地底下的滴灌带要日夜不停滴着水和肥。”5月14日,在莱州市平里店镇贾邓杨家一大片麦地里,种粮大户杨建光领着记者走进他的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室,他在事先设定好的智能机上,轻轻一点,吸肥、搅拌、灌溉瞬间完成。
作为莱州市德鑫顺鹂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建光参加过3次高素质农民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他掌握了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并在外地亲眼见识到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具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安装了这套水肥智能控制设备。
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直接把小麦需要的肥料随灌溉水适时、适量的输送到植株的根部,“渴”了给水,让小麦能够“细酌慢饮”,“饿”了补肥,让小麦“营养均衡”,这样不仅能提高水肥利用率,节水省肥、省工省力,关键也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
“以前浇小麦采取的是大水漫灌的方式,而如今已实行了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了。”杨建光告诉记者,大水漫灌的形式一人一天只能浇亩地,浇一次需要40立方水,而滴灌只需要二十七八方水,小麦在返青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桨期至少需要浇3—4遍水,他家500亩小麦一季就能少浇1.5-2万方水。
今年莱州平里店、三山岛、朱桥、金城、城港路等很多镇街的麦田与往年都有些不同,赶上需要灌溉、施肥的关头,地里却“静悄悄”。杨建光俯下腰,扒开已经长了半米多高的小麦,秘密就藏在里面,地下每隔0.6米就埋有一条滴灌带。“只要一开阀门,水肥就来了。几乎不用人工,肥料投入也能减少20%-30%,水肥一体化最大好处就是能做到水肥精准、定量,特别适合他这样的种粮大户,目前小麦长势良好,预计小麦单产能提高200斤。”
用水少、肥料少,还能高产?成本高不高?操作复杂不复杂?带着众多的质疑,去年,为实施国家千亿斤粮食和小麦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工程,莱州一年两季大面积推广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建成了5个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区,莱州已连续2 年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每年完成3.9万亩次“三新”技术推广,从当前诸多种粮大户运用的效果看,这些质疑荡然无存。
位于莱州市东南山区的莱州市新力农业专业合作社,去年种植了1000亩小麦,土地是砂土地,南边比北边又高出将近1米,地难浇,还漏水漏肥。按照市土肥站的“配方”,每亩花了100元左右的成本,辅设输水管道9000米、高效节水滴管20.56万米、高效节水喷水带12万米,当年,新力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砂土田小麦亩产达到600公斤,比同地块用传统方法管理产量高出了1倍。
“初衷就是想解决种植户浇地费工费水的老大难问题。”近些年,作为沿海地区,莱州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人工费也大幅上涨,莱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站长刘丽介绍说,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技术新途径——滴灌和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其他地方,这种技术多用在大棚经济作物与果树管理上,大范围用在粮食作物生产上还很少。
莱州市作为全省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近年来在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上大力推广微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面积超10万亩,共节水500万立方米、减少化肥用量近千吨,2023年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和农业农村部分别对处于项目区内的一处粮油生产基地进行实打验收,小麦玉米周年两季亩产达2088.26公斤,创造了周年亩产两吨粮新纪录,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