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的大地,收到春的消息,仿佛一夜之间,就恢复了生机。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机人就此忙碌起来,伺弄着那心心念念的土地。从泰山到天山,从华北平原到中原大地,都是农机人忙碌的身影。
开展3.15活动助力春耕农机化生产
各地积极开展“农机 3.15”活动,为春耕生产提供有力支持。北方“农机 3·15”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在山东、陕西、河北、天津等地同步开展,活动覆盖近 90 个地市、600 多个县区。这些活动以“提质护农保春耕、稳粮增效助丰收”为主题,旨在维护农民购置农机的合法权益,提升农机产品质量,保障春管春耕。
各地市、县、区农机中心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示机具等方式,向农机用户普及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等知识;各地还通过展示板、咨询台、悬挂横幅等形式,宣传农机产品质量相关法律法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等,并解答群众疑问。
农机科技成北方春耕生产主力
东北黑土地上满满的农机黑科技。中国一拖与当地政府合作,生产下线第三代多种型号无人驾驶智能拖拉机,引领全国智能农机发展。农机装上“北斗”后,可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无人驾驶拖拉机依靠北斗技术规划田间地块路线,能够一人控制多台拖拉机进行精准作业,农机手在农业生产时可依托北斗导航系统实时显示翻耕深度、车辆时速、开沟长度等信息,提高作业精度、质量和收益。例如,原来农忙时合作社需要 100 多个农民帮忙,现在只需要 15 个农机手,就能管理整个合作社地块。
在黄河流域冬小麦春管关键时期,无人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台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操控下可高效完成施肥喷药作业,起飞一个架次就能喷洒 50 亩农田,一天能完成大约 1000 亩的作业。为降低农户购机成本,东北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将植保无人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补贴比例最高可达 30%,并组织开展无人机操作技能培训,培养专业飞手。无人机的应用从最初试点示范到如今大面积推广,涉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施肥播种、农田测绘、农业保险勘察等多个环节。
为助力春耕生产,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多措并举。目前,可投入春耕生产的拖拉机 5 万台,配套机具 6.6 万台套,已检修(保养)机具 2.3 万台;可投入春耕生产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474 个,开展农机手安全生产及技能培训累计达 1000 余人次。全市已下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8666 万元,支持引导广大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使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农牧业机械,进一步加快老旧农牧业机械淘汰更新。此外,还举办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推广演示会,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以农机年检修复为切入点,用较高的农机完好率保障春耕生产
陕甘宁青冀蒙等各地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对各类农机具进行全面排查。农机技术人员对拖拉机、旋耕机、覆膜播种机、插秧机等机器进行逐一检查,重点关注发动机、液压系统、传动装置等关键部件,及时更换老旧零件、加注润滑油,并针对常见故障开展预防性维修。在西安市各县(区)农村,农机技术人员对农用植保无人机设备进行全方位体检,从运转性能到传动系统动力传输效率,再到喷洒装置的安全可靠性,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农民购机热情高,备足农机忙春耕
在北方的青州市,春耕春管正当时,农机市场销量持续走高。青州市荣涛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经理李光荣介绍,公司准备了从小马力到大马力,50到200、260马力之间的农机具,有播种机、旋耕机、深翻机、翻转犁等,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在备足备齐货源的同时,销售商还针对不同机型推出多种优惠措施,切实减轻农户购置农机具的资金压力,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
高平市各农机合作社抢抓时机、及早部署,加紧进行农机具检修、调试、保养等工作。高平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各农机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炎谷丰供销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现有各类大中小型农机具20余台,开春后,该合作社提前行动,对农机手进行了安全培训,对农机具进行维护和保养检修,确保农机具“健康”上岗,以更好地投入春耕生产。
高台县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高质高效发展要求,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农机设备引入力度,稳步提升机械力量科技化、智慧化水平。目前,全县共有4000多台农机投入春耕生产,骆驼城镇新民村村民何富华用自家的平地机为附近的农户们平地作业,半天能干20 - 30亩地,既满足了农户春耕备耕要求,自己也增加了收入。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