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床期病虫害管理
苗床期是水稻培育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未来增产的关键,苗床期的管理用八个字可以概括:不干、不湿、不冷、不热。如果水稻在苗床期遇到不适宜的湿度与温度,就会容易遇到病虫害,严重影响后续的插秧与培育种苗。
具体而言,不干是指土壤需要保持潮湿度;不湿指的是既要勤浇水又要少浇水;不冷指低温时候挡住通风口;不热则是指高温时要及时打开通风口。判断土壤湿度的小方法就是将土壤抓在手中能自然成团,放在地上会散开,这样的湿度最适宜各种作物的生长。
苗床期最常见的三种病害是:绵腐病、立枯病和青枯病。低温时,水稻容易发生绵腐病。得了绵腐病的水稻,胚乳中的营养会被大量消耗,不可能生长为壮苗。防止绵腐病的诀窍是一定要在播种后浇水前,使用氢氧化铜,三乙磷酸铝防治绵腐病。
湿度过高时,立枯病的病菌就会爆发,患病的水稻容易缺苗,即使成功出苗,稻苗也可能不够强壮。防止立枯病则要在水稻长到一叶一芯(出苗后有一颗叶、一颗芯)与两叶一芯(立针期)的关键时期,需要复配氰霜唑,恶霉灵防治立枯病,杀菌剂并加大药量,促进秧苗的生长。
遇上高温后,水稻容易染上青枯病。青枯病的病因病菌,而是因为水稻不够强壮,水稻的叶片就会呈干枯青涩状。
二、返青分蘖期病虫害管理
返青期是指在水稻插秧后的 7-10 天,稻苗从黄变绿的这段时期。稻苗变绿后则马上进入了分蘖期,稻苗会变得比较强壮,叶片也会随之增多,分蘖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分蘖的好与坏能够直接决定后期的产量。
返青分蘖期时,水稻会吸收大量氮元素,也是最需要氮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植株的各个器官都比较娇嫩,容易受到各类病虫害的侵害,其中最主要的害虫是稻飞虱,最主要的疾病是纹枯病。
稻飞虱主要发生在南方,这种害虫会破坏水稻的细胞组织,吸收营养,导致稻穗难以长成。稻飞虱一旦爆发, 持续时间长,很容易导致大规模减产。稻飞虱的防治已经比较成熟,使用吡蚜酮、呋虫胺等新烟碱类化合物对稻飞虱的杀虫效果比较优良。
纹枯病在南方也十分常见,这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使用醚甲环唑与丙环唑等三唑类药物进行防治,加入渗透剂效果会更好。
在东北地区,常发的虫害是东北潜叶蝇与稻摇蚊幼虫。其中稻摇蚊幼虫是最近几年新爆发的虫害,它会啃食水稻根系,钻食稻种。红白线虫的防治比较复杂,需要使用毒死蜱、功夫菊酯,高含量啶虫脒或氟虫氰进行药物复配,均匀洒到水体中。
三、拔节期病虫害
拔节期时,南方地区最常见的虫害是二三化螟与稻苞虫。这两种害虫会造成稻谷空瘪,稻穗发白,严重影响产量。
低领的二三化螟虫因为耐药性差,比较好防治,高龄虫则需要加大药剂量,使用药剂复配,比较推荐使用甲维盐化合物或氯虫苯甲氢铵与三环唑类药物,这类农药渗透性强,害虫的抗药性低。
这个时期的病害则是稻瘟病,防治稻瘟病的最佳时期是稻穗破口期前的5-7 天,使用传统药剂稻瘟灵以及吡唑嘧菌酯,效果都会不错。
四、穗期病虫害防治
孕穗期、抽穗期、结实期统称为穗期。这个时期的防治重点是养根、保叶、供粒与增重。用药的核心目的是保叶与保穗。
与稻瘟病一样,穗颈瘟也推荐使用三环唑、稻瘟灵、吡唑嘧菌酯 、氟环唑四种药物,复配后效果会更好。 同时,由于穗期水稻稻苗仍然比较细,需要加入助剂让药剂更容易附着到病害部位。
五、三个关键用药时间点
第一次用药时间:禾苗移栽后15-20天,直播后20-25天;在水稻分蘖初期。禾苗可能症状:发黄、矮化、螟虫枯鞘。
防治对象:钻心虫、卷叶虫、稻飞虱、纹枯病;促进禾苗返青、发蔸。
第二次用药:禾苗进入有效分蘖后期,拔节期初期;禾苗症状:纹枯病坐蔸、钻心虫枯心团、叶片卷白防治对象:纹枯病、卷叶螟、钻心虫、稻飞虱
第三次用药:水稻破口在8-10%之间用药。晚稻安全破口期9月20日之前,低温影响破口。预防对象:钻心虫、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卷叶螟
另外打药时间有两个注意点:
1、正值盛夏,要避免中午高温作业,易中暑或中毒。一般情况下,睛天上午露水干后即可喷药,十点左右结束;下午三点以后喷药,露水上来后停止。阴天没有露水即可施药,打药时最好带点增效剂,确保3小时内无雨,否者需重打。
2、水稻扬花期在9时前、下午4点后施药,避开扬花期。补充知识点——水稻扬花时间:每天开花的时间,因品种和气候而有所不同。早稻和中稻比较早,晚稻比较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在上午9时开始开花。中午最盛,下午4时以后开花较少。一朵花开放时,从稃片张开到闭合,约为1.5~2小时。
最后防治要点小结:
(1)早预防:各种病虫害要尽早预防,不要错过时期。(2)抓关键:一些病害只在特定的区域爆发,植保从业人员只要抓住重点就可以了。(3)多复配: 一定不要使用单一药剂,尽可能的使用复合药剂。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