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是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建设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我国“双碳”目标的推进,商用车绿色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作为碳排放大户,商用车的绿色转型不仅关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迅速发展,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在2024中国汽车论坛中指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近四年出现了跨越式发展,2024年1-5月同比增长达75.8%,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我国商用车行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一汽解放、中国重汽、陕汽集团、东风商用车等知名企业纷纷加码,积极布局,力争在行业变革的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
作为中国商用车龙头领军企业,一汽解放成就突出。2024年8月25日,一汽解放新能源万辆突破暨新品上市发布活动在郑州举办,在此次活动中,一汽解放副总经理季一志表示,一汽解放新能源车突破万辆是一汽解放新能源事业发展历程的重要里程碑。此前,据终端上牌数据显示,2024年7月,一汽解放首次夺得新能源牵引车销量冠军,市场占比达16.54%,这意味着一汽解放已然成为商用车行业绿色转型的中流砥柱。
一汽解放缘何成功?让我们一起回顾一汽解放的新能源布局之路。
“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商用车正迅速崛起,为应对这一行业发展态势,一汽解放积极调整战略布局,在“新能源”的浪尖主动拥抱变革。
2021年9月,一汽解放宣布以行动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成立新能源事业部,并发布解放“15333”新能源战略。该战略指出,一汽解放将在纯电、混动、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上全方位进行技术储备,并在研发、产能、生态三大领域布局,携手合作伙伴建设新能源生态圈,由此可见一汽解放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高瞻远瞩”,也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元技术路径:自研一流技术
一汽解放通过多元化的技术路径,稳步推进纯电动、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三大核心技术路线的研发工作,独立自研多款新能源技术,打造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在氢能产品方面,一汽解放已开发了牵引、载货、自卸、专用、轻型物流和公交等6大类17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可以满足目前所有主要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诞生了解放蓝途“星熠”液氢燃电牵引车和解放蓝途“星熠”氢气发动机牵引车,并称解放新能源领域自主研发的“双子星”。
解放蓝途“星熠”液氢燃电牵引车自主打造底盘平台、配以解放自主重型电驱桥装载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凭借卓越的集成度与绝热性能,实现全面自主开发及国产化配套。
解放蓝途“星熠”氢气发动机牵引车搭载自主研发的15L氢气发动机,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实现了340kW的最大功率输出,且该款车型能实现零碳排放,完全符合未来的国七排放标准及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
构建产业链:“伙伴”增强制造力
在实现新能源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一汽解放不仅依靠自身的研发力量,还通过与行业内领先技术伙伴合作,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链网络。
这一产业链网络不仅涵盖了整车生产制造,还延伸至新能源商用车的整个生命周期:与宁德时代组建合资公司“解放时代”,布局新能源后端运营业务,如充电、换电、换电站建设等;与上海重塑共同发起成立“迪一元素”,以完善燃料电池产业的战略布局;与远景动力组建合资厂,进一步提升一汽解放在电池领域的制造能力。
这些措施有利于一汽解放与合作伙伴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为解放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营销思维:换位思考,从车主的需求出发
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的出台为商用车消化库存、绿色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
一汽解放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于长信表示,一汽解放在推动“以旧换新”的过程中,将先从找到相关淘汰车型的目标群体入手,找出用户的真实换车需求,在《行动方案》和各地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力度更大的专属政策,真正做到“造福”车主,打通车主换购堵点,有利于带动车辆的销售。
结语
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一汽解放不仅承担着企业自身发展的重任,更肩负着引领行业迈向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展望未来,一汽解放将继续保持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持续深耕,不断提升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水平,深化与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积极响应市场需求,为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来源:卓众商用车www.bjcv.com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