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盛大开幕。本届车展以 “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 为主题,展出总面积超36万m²,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 000家中外企业参展,规模再创新高。但稍显遗憾的是,国内外商用车企业集体“缺席”本次车展,仅有少数商乘并举的企业带来了皮卡、轻型商用车等产品。即便如此,仍藏有不少“商用车”看点。
吉利集团旗下商用车品牌远程首次登陆上海车展,全面展示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醇氢生态,重点展出明星车型——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重卡和全球首款醇氢电动大VAN——远程醇氢电动超级VAN,成为本届展会商用车领域的一大看点。
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重卡定位为新能源智能豪华重卡,采用正向开发,汇聚智慧座舱、EEA电子电气架构、线控底盘系统和醇氢电动核心动力系统等多项创新技术。其单次补能续航可达1 500 km,有效弥补了纯电动和氢燃料应用短板,突破了新能源重卡在中长途干线运输领域的推广瓶颈。
远程醇氢电动超级VAN基于智能线控架构(远程GXA-M)开发,在纯电动架构的基础上,以甲醇作为能量来源,搭载高效率增程器实时在线补电。通过多模式智能热管理设计,它在极热的吐鲁番到极寒的漠河宽温域范围内,续航表现和动力输出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有效解决了纯电车型的续航和补能焦虑,满足轻客多元场景需求 。
全新品牌卡尔动力在此次车展发布了全球首款未来运输机器人KargoBot Space,可谓是一鸣惊人。该产品基于无人化运输第一性原理设计,取消了成本和质量占比较高的驾驶舱,使得载货空间提升25%,有效载质量提升10%,可使单车运输毛利提升5倍,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的优化。
同时,KargoBot Space还实现了3大行业首发:商用车首发禾赛科技超高清激光雷达AT1440,可输出图像级点云,密度超越当前主流车载激光雷达40倍以上,能够精准捕捉复杂城市街道的细小物体以及路面微小的起伏和坑洼;商用车首发地平线性能旗舰版计算方案征程6P,满足无人化计算冗余;首个接入宁德时代全国骐骥底盘换电网络。
卡尔动力此次还首次全面展示了以开源、通用为核心的未来运输机器人战略,采用通用平台打造适配全运输行业、全场景、多样化运输需求的运输机器人,并公布基于KargoBot Space的大宗货运和快递快运车型将于2027年量产,首款定价25万元+5万元服务费/年,致力于让每个驾驶员都能拥有自己的机器人车队。
更名后的广汽日野,以“广汽领程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的全新身份亮相本届车展,带来了T9重卡,展示出其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决心与实力。
T9重卡拥有0.4Cd超低风阻新能源智能座舱,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客户对高舒适便捷体验的需求。1.39米的超低离地高度、3级踏步,方便人员上下车;左右直通式仪表台设计,操作更加便捷;智能旅居家电的配备,让长途运输也能享受家的舒适。同时,通过电池PACK与车架模块化集成等技术应用,整车自质量仅8.9 t,有效减轻了电车亏吨问题。
在技术性能方面,广汽日野自主研发的整车控制系统、电驱桥等,使得整车综合电耗实测低至每公里1.1 kWh。借助广汽日野自研的车云双擎大数据平台,客户可实时进行任务调度、补能调度和运营监控,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此外,广汽领程还全球首发了“全域皮卡”概念车GAC PICKUP 01。这款车以“全域科技美学、全域适应力、全域智能体验”三大维度,重新定义皮卡价值内核。基于GAIA自适应智能架构,其智控底盘可实时扫描路面(1 000次/秒),四轮分布式驱动电机瞬间释放12 000 Nm扭矩,匹配空气悬架与扭矩矢量控制,能轻松应对各种复杂路况。
除了上述新势力与新品牌带来的车型亮点外,零部件企业展出的商用车相关产品和技术,同样为本次车展增添了浓厚的“商用车”色彩,成为不可忽视的看点。
采埃孚重点展示了AxTrax 2集成式电驱桥系统和传胜第2代混动变速箱。
作为商用车脱碳的多元化解决方案之一,采埃孚AxTrax 2集成式电驱桥系统采用独特的模块化设计,将各组件一体化集成,形成紧凑、轻便且强大的系统。其设计不仅最大化了电池可用空间,还提升了车辆设计的灵活性。AxTrax 2可与制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等车辆关键功能协同,提高车辆安全性和效率。预计2026年第1季度在中国量产。
传胜第2代混动变速器在延续内燃机性能优势的同时,显著降低油耗与CO₂排放,有效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提升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混合动力车辆(HEV)在短途运输和长途运输场景中,可分别实现最高14%和9%的CO₂减排/燃油节省;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PHEV)应用中,最高可实现40%的CO₂减排/燃油节省;具体运行的数据受车辆配置和操作条件等因素影响。该产品目前已在中国正式量产,预计2026年中期完成第1代切换,客车版将于2025年第2季度量产。
此外,采埃孚还展出了电动商用车打造的先进的空气管理解决方案、新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OnGuardMAX、mBSP XBS 模块化制动系统平台以及新型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等智能化技术。
博世与江铃汽车携手,联合发布了全新的超级重卡和超级轻卡智能解决方案,分别针对长途重载运输和城市或短途物流配送两大应用场景。
该方案融合了博世电动化全场景产品图谱、模块化与轻量化开发理念,充分发挥江铃汽车将前瞻技术转化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创新能力,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生态运营网络优势。通过动力总成、智能底盘与驾驶辅助系统的跨域协同,实现了降低整车电耗、缩减系统成本、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三大突破。目前,搭载博世全套系统解决方案的超级轻卡技术已在江铃相关车型上开启实测,让人对其实际表现充满期待。
法士特以“山海无界,智电未来”为主题,重磅发布了蓝驰800V系统解决方案。该系统解决方案以800V高压平台、358 kg超轻量化设计、460 kW扁线电机,重新定义高效能传动新标杆,为新能源整车紧跟时代潮流提供最新最优解决方案,助推新能源重卡加速渗透物流运输领域。
据介绍,相较当前主流的600V系统,新方案800V实现四大突破:充电速度提升30%,电力传输损耗降低40%,整车降重超30%,续航里程增加5%以上。系统集成多合一控制器、SiC电控模块、双油冷高速电机等硬核技术,其中电控系统采用独创双面水冷技术,散热效率较传统IGBT提升50%。
此外,法士特旗下参控股子公司法士特伊顿、正昌电子、法士特松正、法士特华纳、法士特罡阳、智莱特也分别展出离合器、主动安全、电机、电控、智能转向、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最新科研成果,全面构建法士特全链条产品矩阵,充分彰显法士特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整合产业优质资源、不断强链补链延链的突出优势,有力满足了商用车传动领域加速变革的时代需求。
针对天然气、电力等各类清洁能源驱动的商用车,伊顿展出了多项创新技术,包括先进的发动机缸内制动系统、高性能发动机气门、可变气门驱动技术,以及进气门延迟关闭技术系统等。
发动机缸内制动系统为天然气、氢气和柴油发动机提供卓越的制动力,同时帮助车队运营商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伊顿轻量化空心气门通过减轻质量和增强冷却效果,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的可靠性、燃油效率和动力输出;全新Turbulator气门引入了革命性的散热技术,以提升冷却效率,保障发动机的理想性能;可变气门驱动技术能够降低NOx和CO₂排放,同时提升热效率,帮助客户应对日益严苛的全球排放法规,助力运输行业向更清洁的方向转型。
FORVIA佛瑞亚集团在本届上海车展展示了9款全球首发展品,以及一系列由人工智能和软件驱动的可持续创新产品组合。虽然车展现场没有直接展出太多商用车相关产品,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透露,自2016年至今,佛瑞亚在氢能领域的投资超过4亿元,具备1 000套储氢系统组装和23 000个储氢瓶的生产能力。目前,400 L大容量70 MPa Ⅳ型瓶已在积极开发中,搭载佛瑞亚储氢系统的氢动力重卡已在河北唐山钢厂投入运营,彰显出其对氢能重卡发展前景的看好与布局。
此外,SKF(斯凯孚)展示的5款新品,如采用创新型滚动轴承设计的空气悬架轴承,启动力矩直降30%,响应速度提升20%,有效提升了系统关键零部件空气囊皮的使用寿命;费尼亚(PHINIA)展示的超高压500 bar汽油直喷(GDi)系统、重型柴油机共轨喷射系统、氢气喷射系统等先进产品及技术,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零部件企业在商用车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突破。
尽管本届上海车展上商用车企业集体缺席,但新势力新品牌带来的创新车型,以及各零部件企业展示的先进产品和技术,依然为车展注入了商用车领域的创新活力,清晰地展现了商用车在新能源、智能化、低碳化等方面的探索与突破,让观众得以一窥商用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多元可能性。
商用车企业缺席车展,也引发了行业对于参展逻辑的思考,是否已从传统的“舞台展示”逐渐转向更为务实的“技术沉淀”?未来,如何构建一个更贴合商用车产业链需求的展示平台,从应用场景、技术交流等多维度重新定义展会价值,或许是整个行业需要共同探索的方向 。
作者:卓雅
一审:杜红武/二审:王作函/三审:于晶
——转载请注明来源:商用汽车杂志——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商用汽车事业部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