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病虫害科普】稻食根叶甲的危害与防治

分享至
图片


稻食根叶甲的

危害与防治

病虫害科普



01

分布与危害

稻食根叶甲是幼虫食根、成虫食叶的为害水稻的叶甲类害虫的统称,属鞘翅目叶甲科,别名稻根叶甲、稻食根虫、稻根金花虫、稻水叶甲,俗称饭豆虫、下涝虫、食根蛆,是水稻根部的重要害虫之一。我国常见4种:长腿食根叶甲( Donacia provost Fairmaire)、短腿食根叶甲(D. frontalis Jacoby)、多齿食根叶甲(D. lenzi schonfeldt,又名斑腿食根叶甲)和云南食根叶甲(D. tuber frons Goecke),其中长腿食根叶甲分布最广,国内多数省份均有分布,为害相对最重;短腿食根叶甲分布于黑龙江、北京、河北、山西、江苏、江西、福建、广西;多齿食根叶甲分布于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台湾;云南食根叶甲则分布于云南、四川。下文主要介绍长腿食根叶甲。

图片

长腿食根叶甲,又名稻根叶甲、长腿水叶甲,在我国长江流域、华南及陕西、辽宁等地均见为害水稻,国外分布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国内多省份的老沤田和山区冷水田常大发生。60年代以来,随着排灌条件的改善,为害面积大为缩小,主要在西南的一些排灌条件仍然较差的地区发生,如60~80年代,贵州全省的13万余hm2的冷、烂、锈水稻田中,约25%常年发生该虫为害。90年代以来,随着耕作技术改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免耕面积扩大,藕、慈姑、茭白等水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田间管理粗放,积水荒地增多,长腿食根叶甲发生又有所回升,西南稻区常见成灾。如云南省90年代以来多地有成灾记录,其中,永胜三川镇1998年、宁洱县2009年一般损失稻谷10%~15%,严重的田块颗粒无收。在湖北利川和贵州凯里等地,20082012年,年年都有发生,为害区域由原来的零星小面积发生向集中连片大面积为害发展,加重为害的趋势明显;凯里2012年未防治稻田的稻谷损失达50%~70%。南方其他稻区仅偶见成灾,如1996年福建建瓯市迪口镇单季晚稻田发生稻根叶甲面积500hm2,损失稻谷10%~20%。北方稻区近年亦偶见成灾。如2012年,在陕西省旬阳县仁河口镇桥上村发现有近1hm2稻田发生水稻食根叶甲,平均被害从率8.2%,严重田块达30%~50%。

寄主植物除水稻外,还有长叶泽泻、矮慈姑、眼子菜、鸭舌草、李氏禾、茭白、莲藕和稗等多种水生植物。

幼虫为害水稻须根,成虫取食水稻叶片,以幼虫为害较重。受幼虫为害,稻株矮小,叶片发黄,生育期推迟,有效分蘖和穗粒数减少,严重时造成整穴死苗;受害株的白根数少,须根短小,容易拔起,常可找到大量附着于稻根的幼虫或蛹。

图片

02

防治技术

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即:改善农田排灌条件;消灭田间杂草寄主,减少田间有效虫源。根据早春气温变化和虫情,按需进行化学防治。

图片


(一)农业防治

1.改造低洼积水田,创造有利的排灌条件,是防治该虫的最根本途径。排灌条件改善后,可在冬季排出田间积水,使土面干裂,可有效压低越冬基数;或实行水旱轮作,通过旱作改变幼虫和蛹赖以生存的土壤湿度环境,破坏滋生场所;移栽后发现此虫为害,排灌便利时可及时排水晒田,至泥土开裂后再灌水可减轻为害。此外,还可通过冬翻,将越冬幼虫翻到泥面上冻死、晒死,或被鸟啄食、被菌类寄生。

2.清除杂草,减少中间寄主。①根除眼子菜、矮慈姑等杂草,将其清除田后,进行集中处理,以减少幼虫密度。②避免“免耕田”,清除田间杂草。

3.放鸭食虫,在犁田或耙田时放鸭群啄食害虫,有较好的灭虫效果;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进行稻鸭共育。据观察,鸭对食根叶甲较敏感,可区分有虫和无虫的稻株,啄食受害稻根上的幼虫和蛹,不会伤及无虫稻株,但受害稻株会被鸭子翻出土面而受到进一步伤害。


(二)化学防治

重发地区,可根据发生情况,采用以下方法:

1.除草控虫用除草剂消灭田间眼子菜等寄主,切断和减少幼虫在水稻生长期的食料和滋生场所。

(1)每667m2可选用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75g、56%2甲4氯钠可溶性粉剂45g或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g与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5g混用,拌细土20kg于晴天撒施,田水保持在3~5cm,经7~8d后眼子菜、野慈姑等杂草开始腐烂死亡。

(2)水稻移栽后30d和杂草3~5叶期,每667m2用70.5%2甲4氯·唑草酮水分散粒剂50~60g,对水30~40kg喷雾,可有效防除眼子菜、矮慈姑、野荸荠等杂草。

2.直接杀虫

(1)移栽前后用药,①插秧前施毒土,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每667m2选用50%辛硫磷乳油250mL、40.7%毒死蜱乳油140g或5%毒死蜱颗粒剂1.2~1.6kg,拌湿润细土20~25kg均匀施入田中;或茶籽饼粉20kg撒入田内杀死幼虫。②秧苗移栽后5~7d,结合追肥和化学除草,每667m2用巴丹原粉1.5kg或5%辛硫磷颗粒剂1.5kg与化肥拌匀施入稻田,让田水自然落干,可有效杀死幼虫。

(2)稻食根叶甲为害水稻的初期,可进行根区土层施药,每667m2撒茶籽饼粉20kg,或5%辛硫磷颗粒剂3kg、50%辛硫磷乳油160mL对水1.5kg稀释后,与25~30kg细干土(沙)均匀混合制成毒土,于午后或傍晚撒在放干水的稻田中,翌日放水3~5cm浸田,3d后恢复正常水管理。

(3)成虫盛发期,每667m2选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30g,或40.7%毒死蜱乳油50~60ml、90%敌百虫可溶粉剂100~200g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40mL,对水50~60kg喷雾。

图片

本文来源:《中国农作物病虫害》

文字与图片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END -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智慧农耕,从东风井关动力换向拖拉机开始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东风井关
139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