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科技“加速跑”,周宁田野换新“机”

分享至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3月3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后洋科技村落鑫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内,一幅“人机共舞”的唯美景象正在悄然上演。农机驾驶员娴熟地操作着播种机,伴随着机器的阵阵轰鸣,一条条笔直的沟垄便整齐地呈现在眼前,沉寂了一个冬天的田畴沃野,正逐渐热闹起来。

“以前依靠人工,一天耕种一亩地需要十五个人。现在换成机械种植,一台机器只需要两个人操控,一天就可以耕种15亩左右,大大节省时间和人工成本。”鑫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肖苗说。

农机设备的引进,改变了过去依靠人工进行春耕的传统模式,不仅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难题,还大幅缩短春耕周期、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还能实现精准施肥、科学种植,这对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大有益处,为农民增收开拓了新的道路。

据了解,鑫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面积达250多亩,主要种植马铃薯、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年产量达25万斤左右。

“截止目前,我们引进了播种机、旋耕机、起货机、无人机等农机设备,耕种变得非常的方便,效率显著提高。后续,我们还将使用机械进行采收,真正实现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操作。”鑫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奇铨说。

近年来,周宁县积极推行农业机械化耕作,加大力度推广适应丘陵山区地貌特点的山地轨道运输机、微耕机、农用无人机、山地收割机等农机具,在周宁县浦源镇西坑村建设完成全县首条竹林轨道,竹林轨道运输机开进深山,彻底“唤醒”西坑村1500亩竹海,有效促进群众增收。

数据显示,去年周宁县累计发放购机补贴资金130.373万元,补贴农机具197台套,受益农民140户;全县主要农作物机械作业面积7.7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9.25%,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撂荒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农业种、管、收的效率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下一步,周宁县将锚定关键环节,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为农业生产注入新动能。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2025年山西省春季农机化新技术装备演示会在襄汾召开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机化信息网
760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