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安市主星朝鲜族乡发起“我在主星有亩田”有机水稻认养活动,去年1.1万亩水稻实现未产先销;城郊乡、赵光镇、杨家乡等地1200个“巾帼生态小菜园”建设如火如荼;2024年,北安市定制农业总销售产值达5.4亿元……北安市紧跟时代步伐,全面展开定制农业的宏伟蓝图,一系列创新举措正为这片土地注入无限活力。
政策引领,锚定发展新航向
北安市积极响应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多功能性的政策,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市场机遇,积极探索开展定制农业,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耕作方式和营销方式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北安市以“我在龙江有亩田”省级定制农业品牌为引领,坚持绿色农业发展导向,将定制农业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制定了《北安市定制农业实施方案(2025年—2027年)》,明确了今年定制农业产值在去年5.48亿元基础上增长20%的发展目标,为定制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多元模式,开启定制新篇
托管定制、认领定制、会员定制、众筹定制……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北安市创新推出多种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定制模式。尤其是创新提出了“互联网+”定制模式,可以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来自北安的优质农产品。消费者依据个人需求和喜好在互联网上进行订单采购,供货方提供定制农产品统一物流配送服务,实现了个性化、精准化的消费体验。
托管定制模式下,生产经营主体以消费者租赁耕地、棚室或牧场、渔场的方式提供生产托管服务。消费者只需委托承租主体按照个性化需求生产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就能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将田园生活装进了手机。认领定制模式则以“一亩田”“小菜园”“一头牛”“一头猪”“一塘鱼”等有趣的方式,吸引着高端消费群体认领购买。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相关配套生产和管护服务,消费者可以按照个人意愿自主经营,享受农耕乐趣。会员定制模式如同一个专属的品质生活俱乐部,生产经营主体采取农牧渔场(农庄)会员制形式,划分小规模生产单元面向高端消费群体预售。农产品按照统一标准生产,还提供加工包装配送服务。众筹定制模式借助社群团购的力量,通过建立标准化农产品基地,按照消费者需求确定种养品种、质量标准,销售定制产品。
聚焦品类,打造特色农业版图
北安市聚焦大米、鲜食玉米、冷水鱼、肉牛等多个品类,突出高端和优质定制方向,全力打造特色定制农业版图。
在种植业定制方面,“我在北安有亩田”定制重点在主星乡、海星镇等区域布局,客户自由选择认养稻田,全程委托专业合作社种植管理。玉米定制在城郊乡等地打造种植基地,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与企业紧密合作确保供应稳定。大豆定制精选优质品种与需求企业合作,进行单一品种种植,提升附加值。果蔬定制在多个乡镇布局,与大型果蔬企业衔接,开展个性化产品定制服务,还推出“小菜园”定制活动,配套观光采摘等增值服务。此外,还在部分区域开展中草药、甜菜等特种作物种植,与精深加工企业合作开展原料定制。
畜牧、渔业定制同样精彩纷呈。畜牧定制在养殖优势区布局,发展肉牛、生猪等规模化养殖,以“按需定制”模式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衔接,开展高端定制,发挥品牌优势。渔业定制在冷水鱼优势产区布局,开展“一塘鱼”定制活动,延伸开展垂钓、冬捕等休闲渔业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
农副产品定制也不甘落后,加速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大米定制依托农产品生产加工主体,开展高端大米定制,配套农文旅融合项目。鲜食玉米定制按照销售端需求设计包装,发挥品牌优势提升知名度。畜产品定制开展乳制品、蛋类等定制,提升竞争力。特色农产品定制开展速冻食品、酸菜等特色定制,借助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创新举措,护航定制农业发展
为保障定制农业的顺利发展,北安市成立定制农业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形成市乡村联动、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局面,为定制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延伸定制农业增值服务,坚持全产业链思维,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农产品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推动从“卖产品”到“卖文化”“卖情怀”的转型升级。推进定制农业农文旅融合,抓住我省放大冰雪经济和特色文化旅游效应契机,设计特色农产品重点乡镇、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打造农业共享基地和农业定制庄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体验农事的同时,爱上北安的定制农产品。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