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甘肃省会宁县,2025年的春耕生产因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而焕发勃勃生机。从传统耕作到智能农机,从政策扶持到产业链延伸,会宁县以农业机械化为抓手,推动春耕生产高效、精准、安全开展,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机械化作业高效推进,释放农业生产新动能
会宁县春耕期间投入各类农机具超7万台(套),涵盖拖拉机、耕整地机具、播种机、覆膜机等,覆盖旋耕、施肥、覆膜、播种全流程,显著提升效率。走进会宁县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万亩农田里,6台大型农机开展联合作业,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20倍,仅春季便完成马铃薯8000亩、有机小杂粮7000亩的种植规划。
此外,全县通过农机合作社整合资源,就会宁县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累计盘活会师镇撂荒地2.3万亩,建成规模化种植基地,并配套小杂粮精深加工厂,开发藜麦粥、亚麻籽油等产品,实现农产品附加值提升300%,带动412户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
二、智能化农机引领春耕“新时尚”
会宁县积极推广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智能农机技术。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引入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铺膜机,通过预设路径实现无人驾驶作业,精准控制行距,减少人力投入30%以上,覆膜质量显著提升。农机手魏泽飞表示,智能农机解决了传统铺膜不直、行距不均的问题,为后续田间管理和采收提供便利。
同时,全县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46台,结合农业大数据平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精准植保,预计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5%,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三、政策支持与安全保障双管齐下
为保障农机高效运行,会宁县多措并举:
1.补贴政策落地:2025年首批农机购置补贴完成1376台机具核验,发放补贴资金621.082万元,拉动农机市场2070万元,受益农户880户。
2.技术保障到位:会宁县农机中心组织农机维修“土专家”深入一线,完成5.1万台套农机具检修,开展农机手培训500余人次,涵盖安全操作、维护保养等内容。
3.安全监管强化:会宁县农机中心开展农机安全入户核验,抽检比例达10%,重点核查“单人多台套”“高补贴比例”机具,同步宣传安全法规,发放资料3000余份,整改安全隐患。
四、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会宁县推动“农机+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合作社与电商平台对接,打造“甘味”区域公用品牌。例如,会宁县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与盒马鲜生合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机械化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2024年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实现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赢。
2025年会宁县春耕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核心,通过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手段,构建现代农业新图景。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5.55%,农机总动力达72万千瓦,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加速。未来,随着智能农机的普及与产业链的完善,会宁县将进一步释放农业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