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云南楚雄州 |楚雄市耕地保护及“子午经验”的主要做法和研究

分享至

推深做实 田长制 织密织牢 保护网 | 楚雄市耕地保护及“子午经验”的主要做法和研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对耕地产生一定的占用压力。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安排及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严格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

从2024年4月份开始,楚雄市起草制定耕地保护“1713”制度体系,即1个实施方案:《楚雄市进一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常态化实施方案》,7个管理制度:《楚雄市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制度》、《楚雄市耕地保护季度检查调度制度》、《楚雄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楚雄市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管理制度》、《楚雄市设施农业用地备案管理制度》、《楚雄市违法占用或破坏耕地举报奖励制度》、《关于进一步加强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1个工作考核办法:《楚雄市耕地保护工作考核办法》,3个通知要求:《关于成立楚雄市耕地保护党政同责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楚雄市耕地保护常态化学习宣传培训的通知》、《关于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已经十届市委常委会第100次会议、十届市人民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工作安排及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工作要求,推动全市耕地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任务,这就要求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以平衡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为此,楚雄市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楚雄市子午镇紧盯耕地保护(补充耕地)提质改造目标任务,压实耕地保护工作责任,全力以赴“保数量、提质量、控用途、治违法”,探索出了一条耕地保护工作新路子,形成了楚雄市耕地保护“443”工作措施和补充耕地“133”管护模式的“子午经验”,经楚雄市人民政府同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运用“子午经验”

一、采取“443”工作措施,强化全面耕地保护工作

一是采取4项措施严控违法增量。

1、划分四级责任单元。楚雄市子午镇是一个位于楚雄州的农业重镇,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耕地,楚雄市子午镇坚持“出重拳、动真格、零容忍”织密织牢耕地保护网,扎实推进耕地保护工作,该镇通过建立耕地保护“1﹢N”动态监测监管体系、“全链条”遏制违法用地等新举措,成立耕地进出平衡工作专班组,加大耕地流出图斑整改,合力推进高标准水田改造项目,把推进“永久基本农田种粮食,一般耕地多种粮”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落实。

楚雄市子午镇将全镇范围内耕地按照网格层级划分为“四级网格”责任区,建立“镇、村、组、农户”四级网格工作落实机制,对全镇耕地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每块耕地都责任到人,不仅增加了耕地数量,粮食种植面积连年上升,还提升了水田规模和粮食产能。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得楚雄市子午镇在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方面成为了全州示范。

2、构建多维监督体系,确保耕地保护“有人管”。整合力量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村级自然资源专管员队伍、村民小组信息员队伍和全民监督员队伍,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有助于确保耕地保护“有人管”。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优化政府治理体系,还能提升治理能力,确保耕地得到有效保护。

楚雄市子午镇为确保耕地保护“有人管”,整合力量构建了多支队伍,包括15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13个行政村自然资源专管员队伍、213个村民小组信息员队伍和以“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主体的全民监督员队伍,通过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监督作用,进一步增强耕地保护的社会监督力度。

这些队伍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耕地保护体系。

3、用好五种宣传渠道。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多渠道、全方位宣传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在社会上宣传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耕地保护工作。例如,通过自身的社交网络、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宣传耕地保护的意义和政策,提高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1是学习宣传高频率。楚雄市子午镇把耕地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委会、政府班子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村“三委”会、群众会、户长会、“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学习活动和会议,深入学习耕地保护的相关政策,听取工作情况报告,并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楚雄市子午镇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实际行动,有效地保护了耕地资源,提高了耕地的质量和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些成果不仅是对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积极响应,也为楚雄市其他乡(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2是教育培训全覆盖。楚雄市子午镇充分利用“耕地保护宣传月”,集中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政策。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组织司法、自然资源、村镇规划等部门,深入村组和学校广泛宣传耕地国情国策、法律法规知识。充分利用小喇叭、大广播、宣传栏、永久性标语、“子鼠午马”公众号等形式多渠道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政策。

3是宣传方式接地气。楚雄市子午镇充分利用“骠川花灯”这张名片,借助“红扇子”宣讲队,巧借花灯歌舞、花灯小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耕地保护宣传。

以以口夸中国诗歌艺术小镇为载体,编排通俗易懂的耕地保护政策文艺作品。发挥子午镇“小挎包”志愿服务队作用,以乡音土语讲解耕地保护政策法规,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

4是执行六项工作制度。楚雄市子午镇建立农户承诺制,全覆盖与农户签订耕地保护承诺书;建立流转报备制,探索推进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管理,严格土地流转审批;建立日常巡查制,在坚持人员队伍日常巡查的基础上,增设无人机、摄像头等设备,常态化开展日常监测;建立问题报告制度和现场核实制度,推行“两报告四到场”制度(即:土地流转、土地现状改变必须报告,土地流转前必须到场核实地类及流转用途、土地流转后必须到场核实实际用途、土地现状改变必须到场核实土地合法性、恢复土地现状整改必须到场验收)。

5是建立线索举报制度,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耕地保护监督。

楚雄市子午镇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创新性地建立了线索举报制度,使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到耕地保护的监督中来。群众作为耕地保护的直接受益者和相关者,他们的参与和监督对于发现和防止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从而有效保护耕地资源。这一制度体现了政府在耕地保护方面的决心和行动,通过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实现了耕地保护工作的社会共治。

二是推进“四个一批”消减违法存量。楚雄市子午镇在耕地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通过完善相关手续来确保耕地的合法利用,针对耕地流出问题,楚雄市子午镇采取就地恢复整改的策略。这意味着对于那些已经发生耕地流失的区域,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恢复,以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大棚房”、违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建房等问题,楚雄市子午镇坚决依法依规进行拆除。

这一措施体现了政府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耕地保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于基础设施、机耕道路、水沟等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情况,楚雄市子午镇落实了“两个平衡”的原则,即数量平衡和质量平衡。这意味着在占用耕地的同时,通过其他方式补足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以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楚雄市子午镇法邑村大控摆土地提质改造项目是子午镇耕地保护工作的一个典型例子。在这个项目中,子午镇将原来分散在全镇12个村(组)1100户农户手中的土地进行了整合归块,并通过修建机耕道路、沟渠、蓄水池等基础设施,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

楚雄市子午镇在耕地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完善手续、就地恢复整改、依法依规拆除违法建筑以及落实“两个平衡”原则。这些措施不仅符合相关政策规定,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保护了宝贵的耕地资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用好三类资源增加耕地总量。楚雄市子午镇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有效利用了空心村、闲置宅基地,从而增加了耕地面积。楚雄市子午镇注重低效次生林资源的利用,通过盘活这些资源,为耕地后备资源的补充提供了空间。这一做法有助于提升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同时也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针对低等级耕地,楚雄市子午镇实施了补充耕地提质改造项目,旨在提升耕地的质量。通过改造,不仅提高了耕地的产出能力,还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楚雄市子午镇对全镇耕地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每块耕地都责任到人,粮食种植面积连年上升。这种管理方式有效防止了耕地的流失和撂荒,保障了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作为全州补充耕地和占补平衡示范,楚雄市子午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提质改造、增减挂钩等措施,楚雄市子午镇不断提升农田的建设标准和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楚雄市子午镇还注重农村自建房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通过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培训,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意识。这一工作不仅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还促进了城乡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采取133管护模式,推进规模化经营提升耕地产出效益。

一是依托1个平台。楚雄市子午镇依托云南骠川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化运作承接补充耕地提质改造项目管护任务,通过选择与企业合作或自行承接种植经营项目,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粮食产量,还增加了农户收入,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二是运用3种模式。楚雄市子午镇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整合补充耕地提质改造项目资源,群众“只认面积不认地块”,有效推动规模经营;通过公司整合农资供应商、农机合作社、金融机构和技术服务单位,建立“多元化”利益联结体系,采取“公司+”模式,推动从育苗、深耕、机插机种、烘干等为农业生产提供全链条服务,进一步推动社会化服务;利用土地资源,充分运用粮油、粮烟、粮鱼模式,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在保证粮食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油菜花海观光、特色餐饮、稻田养鱼等文旅产业,用“游客流量”提升“耕地产量”

三是实现3个目标。楚雄市子午镇依托云南骠川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化运作的方式承接了补充耕地提质改造项目的管护任务。这种模式通过流转补充耕地项目区土地,并采取合作经营和自主经营的方式,实现了“企业、集体、农户”三增收的目标。这样的做法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耕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楚雄市子午镇在补充耕地提质改造项目上的成功实践,展示了通过公司化运作和合作化经营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耕地质量和产量,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地区面临类似挑战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是脚下有“良田”,管理凭“良方”,销售用“良法” 粮食丰收有“密码”。2022年,楚雄市子午镇1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共同出资组建了云南骠川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把土地纳入提质改造(补充耕地)项目行列,耕地实现整体流转经营,公司成立后田间管理有了“总调度”,全镇13个行政村推广规模化种植,政府与各村民小组、农户签订后期管护责任书,子午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的农科员还会定期到田间地头“把脉巡诊”,为农户提供指导。

自2023年初以来,云南骠川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补充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土地5221.13亩,以合作经营方式,与楚雄彝族自治州川江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经营管护,确保耕地有人种,不撂荒。

云南骠川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农业发展上投入大量资源,建设了粮食烘干厂和青贮饲料加工厂。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和储存能力,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公司成功调度农资化肥500余吨,确保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充足供应。这一举措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骠川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机械化深耕3000亩,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机械化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公司采用无人机喷药1300亩,这一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喷药效率,还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无人机喷药是现代农业精准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云南骠川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这些举措,不仅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前端(如农资供应、机械化作业),还涉及到了后端(如粮食烘干、青贮饲料加工)。这种全产业链的整合,有助于提升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公司的这些农业发展举措,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例如,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种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通过举办“骠川油菜花海艺术节”和“谷花鱼丰收季”,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

2是打造出高效能、高产出的高标准农田。云南骠川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取“整合资源、抱团取暖、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群众通过参与公司的经营项目,如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等,实现了收入增加。公司通过流转经营补充耕地项目,使得全镇13个行政村集体收入显著增加,自2023年初以来,每个村通过股东分红增加收入5至6万元。子午镇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合作,如提供政策指导、协助项目推进等,为公司的成功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探索建立“4321”利益分配机制,确保了公司利润的合理分配,既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群众收入,还带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如减少农作物废料的堆放和烧荒现象,提升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就近务工“赚薪金”,农民挣上了“双收入”,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多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并计划采取“资产+股权”方式推进规模化种养殖项目的引进和实施,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经济发展腾挪空间。2024年,楚雄市子午镇在大控摆提质改造项目区举办了第二届“骠川油菜花海艺术节”,艺术节以“感受春天,享受艺术”为主题,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参与。活动期间,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油菜花海,还能体验到精彩的文艺演出、特色美食以及多种休闲娱乐项目。艺术节通过结合自然景观和文化艺术活动,成功打造了“子午油菜花节”IP,提升了楚雄市的旅游品牌形象。

艺术节期间,游客量达到了70万人次,全网阅读量累计超过1000万+,显示出强大的文化传播力和吸引力。据统计,油菜花节期间的消费总额突破了1000余万元,亩均产值增加了7000余元。这些数据表明,“骠川油菜花海艺术节”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增长,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活动实现了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真正让群众得实惠,商家得效益,经济得发展。通过这一活动,子午镇成功打造了具有影响力的“子午油菜花节”IP,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带动“骠川八大碗”“子午杀猪菜博物馆”等特色餐饮增收。

三、制定出台贯彻落实耕地保护相关政策制度等十项措施

为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决策部署,积极探索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楚雄市子午镇结合楚雄州耕地保护“131”工作机制(楚雄州“耕地保护131工作机制”就是在村级设置土地管理员、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加强耕地保护等方面建立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并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及楚雄市耕地保护1个实施方案、7个管理制度、1个实施考核办法、3个通知要求,既“1713”工作机制耕地保护政策制度体系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贯彻落实耕地保护相关政策制度的十条措施。

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楚雄市子午镇围绕守住74106.9亩耕地保护任务和65012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一亩都不能少”的目标,子午镇切实扛牢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内耕地保护工作负总责,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涉及的耕地保护工作具体负责,认真组织协调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卫片执法图斑整改等工作,抓好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占补平衡、违法占耕问责比例、耕地保护日常监督管理。

把耕地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班子会议每月研究1次耕地保护工作,镇党委会每季度听取1次耕地保护工作情况汇报。落实季度检查制度,在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监督的同时,将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纳入镇党委、政府每季度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要工作内容,同步开展检查。

自然资源所、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等站所落实共管工作责任,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对耕地种植用途管制的日常监督,注重与园地、耕地保护利用相衔接,统筹做好国土绿化、退耕还林还草、要素保障等工作。

二是全面推进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责任链条,结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推进党建、综治、应急等各类网格“多格合一”要求,落实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制度,将全镇范围内耕地按照网格层级划分为“四级网格”责任区,建立与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相匹配的“镇、村、组、农户”四级网格工作落实机制,设置细化“微网格”,逐级建立网格长(员)台账,层层压实耕地保护责任。

镇党委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为一级网格长,负责统筹抓好全镇耕地保护责任制落实,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检查,每季度到村巡查耕地保护工作不少于1次;联系村的其他班子成员为网格责任人,负责督促所联系村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检查,每月到所联系村巡查耕地保护工作不少于1次。

村书记、主任为二级网格长,负责抓好本村的耕地保护工作,落实镇党委、政府耕地保护工作相关要求,切实加强对耕地流转的管理,履行巡查、劝阻等职责,每月开展不少于2次巡查。

村民小组小组长为网格员,负责做好本村民小组的耕地保护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并上报土地现状变化情况,切实发挥在耕地保护工作中的前哨作用。在村民小组、自然村,结合耕地保护目标地块面积、分布等因素,以10户左右为单元划分“微网格”;覆盖户数居住较分散的,可以按5户至7户为单元,确保管得了、管得好。

农户为四级责任人,履行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落实耕地用途管制相关要求,按照“谁承包、谁保护”的原则,落实土地经营权承包人的保护责任,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耕作用途。自然资源所要按要求及时划定四级网格责任区,明确各村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层级制定下发耕地保护巡查检查重点内容和记录要求,牵头完善镇级层面台账,督促各村组健全完善网格和台账。

三是加强耕地保护队伍建设。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整合执法队伍力量,加强对违法违规占耕问题的综合整治惩处。加强土地专管员队伍建设,整合农村宅基地建房协管员、规划员等职责,明确各村土地专管员职责,加强村级土地专管员队伍建设管理。

建立村民小组土地信息员队伍,由各村民小组长兼任土地信息员,切实发挥在耕地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全民监督队伍,“两代表一委员”作用,积极参与到耕地保护工作中来,动员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工作。

四是全面规范土地流转。建立农户承诺制,各村要将耕地保护相关政策规定要求编入村规民约重要内容,全覆与农户签订耕地保护承诺书,自觉承诺遵守耕地保护“六严禁”、耕地用途“五不得”、永久基本农田“四严禁”等相关规定。

执行好土地流转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楚雄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和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管理的相关规定,健全完善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所涉及的村(组)负责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土地流转农户代表等参与的土地流转审查审核机制,按“达成意向、提出申请、受理决定、分级审批、签订合同、登记备案”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理流程开展审批,定期组织开展核查检查,及时纠正整治违法用途。

五是全面推行“两报告四到场”制度。土地流转、土地现状改变必须报告,土地流转前必须到场核实地类及流转用途、土地流转后必须到场核实实际用途、土地现状改变必须到场核实土地合法性、恢复土地现状整改必须到场验收。

落实线索举报制度,加大对违法占耕举报奖励制度的宣传,公布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耕地保护的监督。

六是广泛宣传耕地保护基本国策。镇级层面,以党委会议、政府班子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形式组织学习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每半年不少于1次。村级层面,村“两委”以主题党日、村干部会议、村民小组长会议等形式组织学习宣传耕地保护政策,每季度不少于1次。

村民小组层面,以户长会等形式组织学习宣传耕地保护政策,每季度不少于1次。强化教育培训,每年组织各村、相关站所及土地协管员、土地专管员、土地信息员开展耕地保护相关培训不少于1次。

用好每年6月“耕地保护宣传月”,在集镇设宣传点,通过张贴标语、发放耕地保护宣传折页、现场接受群众咨询等方式,集中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提高耕地保护的知晓率。

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组织司法、自然资源等站所,深入村组和学校广泛宣传耕地国情国策、法律法规知识。

利用“骠川花灯”这张名片,借助“红扇子”宣讲队,巧借花灯歌舞、花灯小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耕地保护宣传;以以口夸诗歌艺术小镇为载体,编排通俗易懂的耕地保护政策文艺作品。

各村要发挥子午“小挎包”志愿服务队作用,以乡音土语讲解耕地保护政策法规,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充分利用小喇叭、大广播、宣传栏、永久性标语、“子鼠午马”公众号等形式多渠道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政策。

七是严格管控耕地用途。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图贴到村组,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设立保护标识牌,做到公告“进村”、管控图纸“上墙”、标识标牌“到田”。

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不得纳入生态退耕范围,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严禁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严禁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严禁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严禁挖湖造景、建设绿化带,严禁新增建设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严禁闲置和撂荒。

基本农田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改变用途或破坏,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大项目实施确实难以避让的,必须落实补划要求。

严格一般耕地用途管制,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不得在一般耕地上挖湖造景、种植草皮,不得在国家批准的生态退耕规划和计划外擅自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湖规模,不得违规超标准在铁路、公路等用地红线外,以及河渠两侧、水库周边占用一般耕地种树建设绿化带,未经批准不得占用一般耕地实施国土绿化,未经批准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不得将通过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的一般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用地。

对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要定期摸排问题情况,对流出耕地采取措施进行查处或整改复耕;对上级下发、交办的巡视巡察、审计、自然资源督查以及耕地流出整改、卫片执法、乱占耕地建房、国土变更调查等图斑,要排查核实情况,及时做好举证工作和坚决整改工作。

自然资源所核实划定各村一般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加强动态管理和上图管理。

八是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执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规定,按照“村民申请、村民小组讨论和公示、村民委员会审查、相关站所联审、镇人民政府审批和验收”程序审批,根据规定,城市规划区外,人均占地不得超过30平方米,一户最多不得超过150平方米;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要做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工作,建立信息动态更新制度,加强农村自建房审批管理;自然资源所要强化地类核实,指导农户做好宅基地选址,指导做好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核查是否符合“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等相关要求。

经济发展办要做好村庄规划执行管控,规范建设规划许可审批,加强农村自建房质量安全和建筑风貌管控。

九是强化设施农用地管理。设施农用地建设应按“农户或业主申请,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水务、环保等职能部门联审,镇人民政府批准,市级备案”的程序流程报批,新增建设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硬化、挖损地面等破坏种植条件)的种植业设施严格控制占用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确需占用一般耕地的,应落实“以补定占、先补后占”规定,严禁建设永久性建筑物,严禁建设以实际不相符的“大棚房”。

十是持续提升耕地质量。用好耕地后备资源,对空心村、闲置宅基地,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对低效林、残次林、园地、未利用地资源全面挖掘,作为耕地后备资源补充空间;围绕低等级耕地,持续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占补平衡、提质改造等项目。

落实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相关要求,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进规模化经营,加强耕地种植管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四、常态化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筑牢粮食生产能力

近年来,楚雄市以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肥力提升、受污染耕地综合治理为重点,推进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态安全为目标,以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提升为重点,狠抓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与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楚雄市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3等,比2017年4.68 等提升了0.38等,耕地质量等级稳步提升。自2023年初开始,楚雄市决定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一是楚雄市采用“1234”方法措施,包括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以及与乡村振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土地流转相结合。截至2022年底,楚雄市已累计投入农田建设项目资金3.1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5.6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61%。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善了灌溉面积,新增了节水灌溉面积,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和耕地质量等级,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是通过科研推广管理全行业协同、生产使用评价全链条推进的方式,加快构建现代科学施肥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通过科学施肥、精准施肥、绿色施肥,推进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多元替代,加强肥料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和肥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杜绝厚度小于0.01mm的超薄农膜流入农资市场。

三是继续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科学施肥的认识和技术掌握程度。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施肥建议卡等方式,向农民传授科学施肥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数据质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创新科学施肥服务方式,强化数据开发应用,引导企业加快研发肥料新产品,推动产品质量升级。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的示范推广,有效地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提高科学施肥水平,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楚雄市每年推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82万亩以上,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到2025年化肥利用率达43%以上;每年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9万亩,绿肥种植4.5万亩,秸秆还田26万亩,水肥一体化示范推广6万亩以上。

四是积极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以化肥减量增效项目为抓手,推广精准施肥、改变施肥方式、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耕地轮作“水稻+蚕豆”“玉米+油菜”“玉米+大麦”等“粮食+”等接茬轮种模式,调整施肥结构等减肥措施,实现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稳步提升,全市农业化肥总用量持续削减。以金沙江流域为重点,在鹿城、东瓜、苍岭、吕合等乡镇创建油菜、水稻、玉米化肥减量示范区。

五是持续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行动。“一控二减三基本”为主要目标,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持续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做好农膜污染源头控制,开展超薄地膜联合执法检查,联合开展地膜残留监测,建立残膜监测网络。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地膜、棚膜、反光膜等回收利用,严格按照《楚雄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方案》,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实现农膜回收率达85%以上的目标任务。

六是开展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因地制宜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综合防控技术,着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和科学安全用药 。到“十四五”末主要粮食作物化学农药使用量较“十三五”末降低1%,果蔬茶等经济作物化学农药使用量较“十三五”末降低2%。

七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高科学施肥水平。测土配方施肥指在进行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的需肥情况、土壤的供肥性能以及肥料效应,提出氮、磷、钾等各种肥料的施用比例、施用方法以及时间。其目的在于调节土壤供肥和作物需肥之间的冲突,为作物提供充足营养,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肥料施用量,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质量,促进农业发展。

1是以控氮减磷为重点,及时发布推荐施肥配方,引导企业按方生产、指导农民科学用肥。

2是科学施用化肥。扎实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综合测土和田间试验数据,示范引导农户按需施肥、精准施肥,为广大农户和科学施肥示范主体提供科学施肥配方,优化土壤理化性状。

3是秸秆还田。利用秸秆禁烧政策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引导农民积极应用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实现土壤肥力提升。

4是增施有机肥。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持续推进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让畜禽粪污变废为肥,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增施有机肥。

5是推广秋冬闲田绿肥净种、绿肥与烤烟套种、绿肥与玉米套种等提高土壤肥力。

八是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实施深松耕,在选择重点乡镇开展深松整地示范时,需要遵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流程。这包括建立项目储备库、申报项目、编制设计方案、方案评审等步骤。在编制设计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条件和农民的需求,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还需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农机部门在深松耕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深松翻补贴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自行开展深松翻不断提升土壤物理性状。

九是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粮食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提高耕地质量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决策。通过长期监测、评价与预警,可以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利用方式下耕地质量的变化特征与规律,这对于提高耕地质量、指导耕地质量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是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布局及种植制度、管理水平、生态环境等条件的差异,在全市7个乡(镇)设立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7个(省级1个,州级3个,市级3个),开展耕地地力监测和监测点肥效试验,发布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2是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在县域耕地地力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对耕地立地条件、设施保障条件、土壤理化性状、生物群系、环境状况和耕地障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综合评价耕地质量等级,发布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报告。

十是压实耕地质量保护网格责任。耕地保护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完成耕地保护任务,楚雄市采取措施,出台耕地保护实施方案及7个管理制度,强调了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重要性。为加强耕地保护和管理的创新举措,楚地市建立耕地保护“五级网格”制度,该制度涵盖了市、乡镇、村(居)委会、村(居)民小组和农户五个层级,形成了一个覆盖广泛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各级领导班子的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网格长,而班子成员及有关负责同志则作为责任人,确保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落实机制,每块耕地都有田长负责守护。这种做法有效地压实了耕地保护责任,实现了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十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各级党委、政府扛牢主体责任。楚雄市结合《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扛牢主体责任,组织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大力宣传耕地质量保护的重要意义,宣传发动,引导农民,推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的全面深入开展,创新投入机制,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补贴、贴息等方式,撬动政策性金融资本投入,引导商业性经营资本进入,推广和培育用地养地的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的良好氛围。

五、扛牢压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强力推动耕地保护工作落地落实。

全市15个乡镇党委、政府要扛牢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管理辖区内耕地保护工作负总责,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涉及的耕地保护工作具体负责,每年年初,市、乡(镇)、村(组)三级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立下耕地保护“军令状”,年底进行考核,严格实行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二是安排部署耕地保护工作,压实耕地保护工作责任。

楚雄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公布乡镇耕地范围,统筹安排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指导乡镇依法查处耕地“非农化”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非住宅类违法违规行为。

楚雄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对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日常监督,履行农村宅基地改革与管理职能,指导乡镇查处农村乱占耕地建住宅违法违规行为和开展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改,制定农业技术措施,加大整改后耕地的复耕复种工作力度。

楚雄市林业草原局负责明确林地管理边界,注重与园地、耕地保护利用相衔接,统筹做好国土绿化、退耕还林还草、要素保障等工作。

楚雄市财政局负责耕地保护专项经费保障,统筹土地出让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有关涉农资金,用于支持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其他有关部门要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处理好保护耕地、生态建设、保障发展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全社会依法依规、节约集约使用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三是压实耕地保护网格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楚雄市建立市、乡镇、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农户耕地保护“五级网格”制度,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为网格长,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负责同志为网格员,健全“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工作落实机制,建立五级网格长(员)台账,层层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在“五级网格”中为前沿哨所,要切实履行好耕地保护“第一道防线”职责,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上报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当好耕地保护宣传员、监管员、情报员。

四是将责任压实到村到人,对专管员责任实行点对点管控。

楚雄市15个乡镇党委、政府在村(社区)设置了土地专管员,这一举措旨在有效整合农村宅基地建房协管员的职责,土地专管员原则上由村(社区)副主任兼任,这意味着这些专管员已经在村(社区)内担任一定职务,具有一定的管理和协调能力,村(居)民小组长则兼任土地信息员,这样的设置能够确保在最基层的层面有人负责土地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土地专管员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确保耕地得到有效的保护。

一旦发现有违反土地使用规定的活动,土地专管员需第一时间采取行动进行制止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解决,通过这样的设置,全市15个乡镇党委、政府能够在村(社区)层面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土地监管网络。

这个网络不仅包括了具体的管理人员,还明确了他们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从而确保耕地保护工作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执行。

五是落实农民耕地保护责任,守牢守好“饭碗田”。

“一地两证”制度的具体实施内容包括,在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同时,同步颁发耕地保护责任证,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人的耕地保护责任。

楚雄市实施“一地两证”制度,旨在通过同步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耕地保护责任证,进一步压实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人的耕地保护责任,有助于提升耕地保护意识,促进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这一制度也有助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与长久不变提供保障。楚雄市在耕地保护方面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包括强化耕地责任性保护、落实耕地管控性保护以及深化耕地建设性保护等。这些措施与“一地两证”制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楚雄市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

下一步,楚雄市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耕地保护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耕地保护责任的全面落实。

六、强化耕地用途管制,着力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

一是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做好“划定”和“管护”两篇文章。

永久基本农田依法划定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改变用途或进行其他破坏活动,除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须按照相关程序对占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补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基础上,在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上补划同等质量、数量的永久基本农田。

楚雄市自然资源局、楚雄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要加强对各乡镇的指导和督促,各乡镇要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进行监管,永久基本农田不得纳入生态退耕范围,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

永久基本农田严禁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严禁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严禁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严禁挖湖造景、建设绿化带,严禁新增建设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严禁闲置和撂荒。

二是严格一般耕地用途管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 非粮化”。

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等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各乡镇的指导和督促,各乡镇要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严格进行监管,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不得在一般耕地上挖湖造景、种植草皮,不得在国家批准的生态退耕规划和计划外擅自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湖规模,不得违规超标准在铁路、公路等用地红线外,以及河渠两侧、水库周边占用一般耕地种树建设绿化带,未经批准不得占用一般耕地实施国土绿化,未经批准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不得将通过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的一般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用地。

三是严管耕地不合理流出,严守耕地红线。

为了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楚雄市农业农村局计划建立一套全面的发现和处置机制,确保定期摸排“非粮化”问题情况,成立专门的巡查队伍,定期对全市耕地进行巡查,重点关注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的使用情况。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耕地使用变化,及时发现“非粮化”行为。

详细记录每块耕地的基本属性,包括土壤类型、肥力等级等。精确测量并记录每块“非粮化”耕地的面积。使用GIS技术,精确定位每块“非粮化”耕地的地理位置。核实每块耕地的承包关系,包括承包人、承包期限等。

记录每块耕地的现状,包括是否闲置、种植何种作物、是否用于养殖等。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耕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其合理使用耕地。出台相关政策,对积极恢复粮食生产的农户给予补贴和支持。

对于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增强其种粮的积极性。建立市场连接机制,通过培树种子扩繁、零售企业,推广体系、营销网络,实现由“卖粮食”向“卖种子”转变,增加农民收入。

制定和完善耕地保护的相关制度,确保各项措施有章可循。将耕地保护责任纳入对乡镇、部门的综合绩效考核,对未能有效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耕地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定期跟踪处置效果,及时反馈和调整措施,确保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保障粮食安全。

楚雄市自然资源局在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中,确定了主责科室和配合科室,以及技术单位,开展了区域内自然资源管理信息数据的收集,并自主补充提取了涉及地类变更的图斑,这些图斑被纳入了年度国土变更调查,还同步开展了年度耕地卫片监督,全面排查了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流出情况,并及时组织整改不合理的耕地流出地块。

为防止耕地“非农化”,楚雄市自然资源局通过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全面掌握了区域内2023年度国土利用的变化情况,这为耕地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其次,以“三区三线”成果为基础,梳理了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情况,并及时查处和整改了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确保了耕地变化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楚雄市自然资源局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耕地保护方面通过对各乡镇的指导和督促,开展数据收集、排查耕地流出情况、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等方式,形成了全市范围内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确保了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这些措施不仅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也为其他县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七、不断增加耕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土地效益。

1.加大补充耕地力度、提升综合效益。坚持“以补定占”,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以辖区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允许占用耕地规模的上限。用好耕地后备资源,市自然资源局根据宜耕性排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优先序,提高耕地后备资源转化利用效率,充分挖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资源,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逐年补齐耕地缺口,防止出现占而不补、补而不实、补充耕地质量不高等问题。

2.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行为。因项目建设无法避让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当依法落实补充耕地责任,补充与所占用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耕地。

楚雄市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楚雄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对补充耕地的数量进行认定、对质量进行验收,并加强耕地质量跟踪评价,确保新增耕地数量真实、质量可靠。

3.提升耕地质量 打造丰收良田。楚雄市农业农村局要牵头研究制定楚雄市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坚持建管并重,不断提高耕地保浇保灌能力。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改善农田管理和耕作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用养结合。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加强耕地种植管护,精准落实种粮补贴政策,严格公开公示,确保补贴资金专项用于实际种粮主体,提高粮食生产者积极性,有效防止耕地撂荒。

八、科学统筹耕地保护利用、进一步提升耕地数量质量。

楚雄市在国土空间管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以确保各类建设活动能够科学、节约集约用地,并严格控制占用耕地。

1.在项目选址中实行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耕地保护挂钩的政策。这意味着楚雄市在项目选址过程中,会优先考虑那些能够节约集约用地的项目,并且会对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不会过度占用耕地。

一是楚雄市还强化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确保建设项目选址科学、节约集约用地。这一措施包括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评估项目的用地需求和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确保项目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是楚雄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要求。到2035年,楚雄州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92.2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65.00万亩,坝区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比例不低于90.93%。这表明楚雄市在项目选址中会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确保耕地得到有效保护。

三是楚雄市在国土空间管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以确保各类建设活动能够科学、节约集约用地,并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这些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实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耕地保护挂钩,以及强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保护楚雄市的耕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2.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促进土地高效利用。全市15个乡镇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规定,按照“村民申请、村民小组讨论和公示、村民委员会审查、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和验收”程序做好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工作,切实做到农村宅基地审批监管“四到场”(即:申请审核到场、开工丈量到场、建设检查到场、竣工验收到场),组织做好农村宅基地选址、审批和监管工作,并动态更新农村宅基地审批信息。

3.楚雄市农业农村局要做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工作,建立农村宅基地审批信息动态更新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政策业务指导,进一步推动全市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楚雄市自然资源局要做好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执行管控和农村宅基地农用地转用审批,保障农村宅基地合理用地需求,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审批业务指导。

楚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要加强农村宅基地建房质量安全业务指导和建筑风貌引导。

4.强化设施农用地管理、全力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全市15个乡镇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务必做到“两报告四到场”即:土地流转必须报告、改变现状必须报告,土地流转前必须到现场核实流转途径、土地流转后必须到现场核实实际用途、土地改变现状必须现场核实土地合法性、恢复土地现状必须到现场核实验收;市自然资源局做好设施农业用地备案信息录入、上图入库等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要加强对设施农业生产进行政策引导和业务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设施农业用地主体按照备案用途开展生产经营进行督促、监管。

5.规范临时用地管理、提升土地利用质效。为了规范临时用地审批管理,切实保护耕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楚雄市自然资源局切实把好临时用地选址关,配合项目单位开展现场踏勘,对临时用地的位置、面积、使用期限和破坏程度等进行勘测定界,并就选址方案中的规模、地类、用途等提出优化建议,坚持“用多少、批多少”,尽可能选择未利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对于确需占用耕地又无法避让的项目,根据对土地的破坏程度,与地类等级对应进行布局,保证选址科学、布局合理。

积极为项目单位完善申报材料做好服务工作,对每一项审批环节都明确责任人、受理时间、报件方式、审查标准、审查依据和办理时限。通过勘测定界和现场踏勘等方式,审查用地现状、用地面积、是否符合规划、是否存在未批先用等违法用地行为;对于完全符合条件的用地,依法定程序办理临时用地审批手续,确保整个临时用地审批流程规范、标准、高效。

建立临时用地监管台账,将临时用地项目的批文名称、用地单位、用地面积、批准用途、使用期限和坐标等信息登记备案并上传临时用地监管系统,做到信息详尽、准确,实现临时用地审批的清单化、可视化管理。保持批后监管的工作方式,坚持不定期巡查,做好巡查情况及照片记录,严防少批多用、改变用途等情况发生,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及要求,并通知用地单位限期整改,严控临时变永久。

依托临时用地监管系统,督促用地单位或个人按照复垦协议严格履行土地复垦义务。严格落实临时用地复垦验收标准,主要核查复垦前后的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类型是否相符,复垦后的土地肥力是否满足作物生长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复垦,提高用地单位和个人的法律意识,确保临时用地的合法合规使用,这些措施旨在确保临时用地的合理使用,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同时确保用地后的及时恢复,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挖掘耕地后备资源、让耕地成为丰收沃土。依据《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开展耕地和林地后备资源补充空间划定有关工作的函》的工作要求进行。

楚雄市自然资源局在牵头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建立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这一举措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耕地资源,确保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数据库,可以实现对耕地后备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未经审核同意的各类建设项目及种养殖等生产活动占用耕地后备资源的,一律不予办理审批手续。这是为了防止非法占用耕地,保护耕地资源不受破坏。任何占用耕地的行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确保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耕地保护政策。这些政策文件明确了耕地后备资源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

楚雄市自然资源局通过建立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和严格控制审批手续,有效地履行了其在耕地保护方面的职责。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耕地资源,还致力于实现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九、从严从实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1.强化耕地“非农化”执法查处。楚雄市自然资源局制定和下发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耕地撂荒抛荒行为整治的工作方案,还建立了补充耕地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明确了目标任务、技术路线、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外,楚雄市还成立了由纪委监委参与的耕地保护监督网,深化运用“室组乡”联动监督机制,对各部门、各乡镇落实耕地保护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楚雄市自然资源局需加强对各乡镇自然资源的政策业务指导和培训。这包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如何有效地执行这些法律。

通过培训,可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相关政策,从而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对于占耕面积较大、情节严重和影响恶劣的案件,楚雄市自然资源局应直接进行立案查处。这意味着一旦发现此类违法行为,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启动法律程序,确保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一种震慑,也是维护耕地保护政策权威性的必要手段。

自然资源、公安、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需要加大协同力度,共同打击耕地“非农化”行为。这种跨部门的合作可以确保在执法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和优势,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

全市15个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强化对耕地保护日常巡查和执法查处,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

2.强化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楚雄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对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日常监督,对违反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要求的及时给予制止并限期整改恢复,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恢复。

十、持续强化耕地保护基础支撑、确保耕地保护目标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1.推广运用智能监管系统,推广“随手拍”APP,强化耕地保护。楚雄市作为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之一,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探索数字乡村建设路径,旨在通过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提升治理效能。推广运用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APP)违法占耕举报“随手拍”,正是这一背景下的具体举措。

该APP的推广使用,旨在营造耕地保护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通过数字化手段强化耕地保护,确保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随手拍”AP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上传违法占耕的图片或视频,实现快速举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耕地保护,通过上传相关图片获得积分,凭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提高了村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楚雄市在推广“随手拍”APP的同时,还结合了人防措施,如安装AI智能分析摄像头、智慧云广播等设备,实现了智慧安防、垃圾分类提醒、禁止停车提醒、远程喊话、通知播报等功能,进一步强化了耕地保护。

通过“人防+技防”的有效结合,楚雄市能够做到破坏耕地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和查处,实现了耕地保护的全面提升。不仅提高了村民的耕地保护意识,还通过数字化手段强化了耕地监管,确保了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持续保障耕地保护人员和资金投入。楚雄市人民政府在耕地保护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且明确提到了将耕地保护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以重点保障自然资源协管员工资及工作经费、相关规划和方案编制、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监管、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第三方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楚雄市将耕地保护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成效纳入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来进行考核,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楚雄市通过强化动态巡查和监管网络,严肃查处违法行为,推进巡查工作制度化发展,同时加强事前防范,防止土地违法的发生。楚雄市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

楚雄市还注重信息化管理,通过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提高耕地保护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些措施表明楚雄市对于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为了确保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所做出的努力。

楚雄市通过将耕地保护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了各项耕地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办法,稳定市自然资源综合执法大队20人的协管员队伍,工资每人每月3500元,每个乡镇自然资源所增设1名自然资源协管员,工资每人每月3500元,经费从耕地保护工作专项经费中列支,确保协管员的工作表现能够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估。

绩效考核可以包括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多个维度。通过绩效考核激励协管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定期组织协管员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增强协管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协管员看到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加他们对工作的长期承诺。

在每个乡镇自然资源所增设一名自然资源协管员,确保耕地保护工作专项经费的充足性和合理性,避免因增设协管员而影响其他重要工作的资金支持。明确新增协管员的具体职责和工作任务,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协助乡镇自然资源所开展工作。

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十一、楚雄市实施耕地保护宣传工程,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楚雄市定期推送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性的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如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等政策概念,让干部群众能够便捷地获取信息,增强对耕地保护的认识。开展线上的耕地保护培训课程或者讲座。邀请专家或者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线上授课,针对干部群体,可以设置更深入的耕地保护政策解读、监管措施等课程;对于群众,可以制作简单易懂的视频课程,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耕地,在乡镇、农村组织耕地保护的宣传活动。

如举办耕地保护宣传月活动,组织百千万宣讲活动,成立百人宣讲团,组织千场宣讲会,楚雄、姚安、武定等县市将耕地保护政策法规编成花灯剧、小彝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这种方式也可以被楚雄市借鉴。通过现场的讲解、表演等形式,让干部群众更直观地了解耕地保护的政策法规,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社区、村庄设置固定的耕地保护宣传点,发放宣传手册、海报等资料。宣传手册可以包含耕地保护的基本政策、举报违规占用耕地的途径等内容在制定村规民约时,通过召开村两委、党小组、户长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村民关于耕地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村民可能会提出一些当地实际存在的耕地保护问题,如如何防止牲畜破坏耕地等,将这些实际问题纳入村规民约的考虑范围,使村规民约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村庄内部建立耕地保护的监督小组,成员可以由村民代表、党员干部等组成。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村规民约中耕地保护条款的执行情况,如定期巡查耕地,查看是否存在违规占用耕地的现象,并及时制止和上报。

在村规民约中明确耕地保护的奖惩措施。对于遵守耕地保护规定的村民,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如表彰、物质奖励等;对于违反规定的村民,给予相应的惩罚,如警告、罚款等,以此来增强村规民约在耕地保护方面的约束性。

楚雄市建立违法占用或破坏耕地举报奖励制度,营造耕地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十二、强化日常调度督导 建立监测调度报告工作机制。

楚雄市将耕地保护与日常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落实,确保耕地保护工作持续推进。楚雄市不仅将耕地保护与日常工作同步部署,还实现了同步监督。

市委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对市级相关部门党委(组)、乡镇党委的巡察内容,确保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得到有效实施。楚雄市将耕地保护纳入市委、市政府每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内容,进一步凸显了耕地保护在市政府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将耕地保护与安全生产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监控和评估耕地保护工作成效。

楚雄市对各乡镇、市级相关部门耕地保护责任的明确和落实,是耕地保护工作得以有效推进的关键。通过细化责任,确保每个相关部门和乡镇都承担起耕地保护的责任,从而形成全市共同参与的耕地保护格局。

楚雄市在耕地保护工作中,不仅注重政策制定和监督,还大力推广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商品有机肥等,以促进耕地质量等级稳步提升,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楚雄市纪委监委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化运用“室组乡”联动监督机制,对各部门、各乡镇落实耕地保护工作情况进行政治监督,并对乱占耕地、耕地“非农化”等问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楚雄市在耕地保护工作中,不仅注重短期成效,还制定了长期规划和执行策略,如科学布设耕地质量监测点和长期调查点位,定期开展田间试验监测工作,以确保耕地质量的持续提升,确保工作检查调度常态化。

十三、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乡镇和市级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表扬。

制定耕地保护工作考核办法,依照考核评分标准对各乡镇和市级相关部门进行严格考核,将履行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情况与干部表彰奖励、提拔晋升、评先评优挂钩,在干部提拔晋升时需听取自然资源部门对拟提拔晋升对象履行耕地保护责任评价意见。

对存在任期内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低于市级下达目标任务,出现农村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突出、永久基本农田或高标准农田违规新增“非粮化”、撂荒耕地面积较大、卫片违法图斑或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未按规定时间整改到位等履行耕地保护责任不力的,不得作为提拔使用、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的人选。

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严重、土地管理秩序混乱的,视情节采取公开通报、挂牌督办、警示约谈、冻结土地报批、追责问责等惩戒措施。

十四、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考核内容。

建立述职制度,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等市级部门党组织书记和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向市委、市人民政府进行述职。开展“支部护田、党员巡田、农民守田”“党建+耕地保护”活动,切实发挥各级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依法保护耕地提供政治、组织、纪律和保障。

楚雄市15个乡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州市耕地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耕地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子午经验”为示范引领,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子午经验”推广运用工作,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聚焦本乡镇耕地保护目标任务,结合资源禀赋进一步优化耕地布局,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土地效益,将“子午经验”推广运用列入重点工作,加大实施力度,确保推广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楚雄市牢牢守住72.1851万亩耕地保护任务和48.799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实现耕地布局更加合理、数量稳中有增、质量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决杜绝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占补平衡、违法占用耕地问责比例等“四种一票否决”情形发生。

楚雄市15个乡镇将对标“子午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借鉴和运用,抓好工作落实落细,各乡镇可结合各自实际,在“子午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创新,要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的总结提炼,努力形成具有本乡镇特色亮点的经验总结和体系概括,并及时将有关信息材料上报市属有关部门,争取在全市乃至全州范围内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提高耕地保护质效和水平,推动全市耕地保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苏朝君 摄影 报道

作者单位:楚雄市子午镇人民政府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梯子上启动
2024-11-06 10:39:32

高标农田建好后,粮食烘干还要跟上

发帖
忘心宅
2024-11-06 10:28:25

好风景!

发帖
金桔
2024-11-06 09:31:00

当地用沃得的机器更多

发帖
阅读下一篇

宣威农机操作员缪应省以综合成绩92.67分斩获“技术状元”称号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生态云南
49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