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松妍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期待乡村的整体发展能迈上一个新台阶,让“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三农”工作发挥了安民心、稳大局的“压舱石”作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当躬身乡土的人们回顾2024年时会有哪些感悟?对2025年又有哪些新期待?本期对话邀请张作林、慕明军、高俊峰、何清四位基层领导干部讲述他们这一年的经历、思考与收获。
留在村里就业创业的乡亲更多了
主持人:2024年您所在的地方在“三农”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作林:今年以来,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建设省会副中心、挺进全国前十强”目标,宁乡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第14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15位,均比去年前进1位,获评中国产业研发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最受市场喜爱的湖南避暑旅游目的地等荣誉。
慕明军: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我们元阳县今年继续精准发力抓好防返贫监测、脱贫群众增收帮扶、“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重点工作任务,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我们统筹整合衔接资金4.65亿元,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争取资金8205万元,实施项目45个,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投放小额信贷1.27亿元,“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常态清零,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年度人均纯收入17630元,同比增长13.71%。
高俊峰:内蒙古畜牧业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今年,我们土默特右旗实施了畜牧业规模化行动,落实国家、自治区奶业振兴有关政策措施,实施奶业生产能力整县推进项目,加快推动乐牛、明泉2个千头奶牛牧场建设。加快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实施肉羊肉牛扩群提质,新建、改扩建肉羊规模化养殖场10个,肉牛养殖场10个,建成旗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35个。同时,推动农牧业产业链延伸,建成敕勒川绿色食品加工园区,重点围绕粮饲、乳、肉、糖、果蔬等优势,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深加工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已有加工企业和项目15家,加工业总产值达30亿元,农畜产品就地转化率达到76%。
何清:2024年,柏桥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们的荔枝产业发展得更好了,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了,群众通过荔枝定制、民宿餐饮、劳务输出等实现增收致富。柏桥农创园周边又进驻了一批商家,柏桥广场白天迎来各地来客,晚上形成热闹的“柏桥夜市”,聚了人气、旺了财气。购物、旅游、民宿、夜市等产业发展起来,周边村民就业更方便了。2024年村中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提升,新增黑化亮化村道1.8公里,建成环园路1.1公里,环村路9公里,被评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广东省美丽庭院村”“茂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主持人:回首这一年,您所在的地方发生了哪些乡村新变化?这之中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和瞬间?
慕明军:今年最让我感到欣喜的变化,就是留在村里就业创业的乡亲更多了,特别是年轻人,老百姓就地就近就业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元阳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县,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24.21万人,外出务工人员达17.28万余人,其中脱贫人口7.2万人,务工收入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支撑。但农村地区“一老一小”问题随之而来,群众要在“背井离乡”和“养家糊口”中做出抉择。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确保群众稳岗就业持续增收的基础上,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中介回引”模式,通过劳务公司、外出务工人员招引回流企业到元阳建厂立业,该模式也在全省进行推广和运用。今年12月,元阳县德熙纺织厂正式投产,第一期可为县内提供800个劳动力就业岗位,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有效破解了返乡务工难、家庭增收难及“一老一小”照顾难等问题。
张作林:今年,我们投入财政资金5000余万元,以宁乡花猪、土鸡、栀子等特色种植养殖庭院经济为重点,实施产业帮扶项目200余个,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增长,带动1.1万余户实现增收,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令我最难忘的是在调研花猪产业时,了解到宁乡当地的养猪大户贺桂香养的花猪品质好,但因为销售渠道单一,局面难以打开。于是我在朋友圈帮她带货宣传,短短10多天,贺桂香就卖了40头花猪。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当了一回“花猪推介官”,帮群众解决了产品销售的问题,同时也让我切身感受到农业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打通从农场到市场的全产业链条,才能有效降低农民生产和市场风险,继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何清:过去一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柏桥村委会下辖的鸡社村,这里从一个落后、问题频发的小村落,转变成为柏桥2024年的亮点示范村。党员干部们以身作则,带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村民们齐心协力,建设“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主动投身巷道硬底化工作。如今走进鸡社村,干净整洁的巷道、绿树成荫的“四小园”、欢声笑语的村民……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了村庄的勃勃生机和活力,村内各项提升工作成效显著,更是让我们倍感欣慰和自豪。最让我难忘的是,当我们在村里走访时,村民们热情地为我们递上一杯杯香茶,我深刻感受到了村民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这份淳朴和真诚,是我今年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
果园里也用上了无人机
主持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牢牢守住的底线。今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再上新台阶,您所在的地方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出了哪些实招?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离不开农业新质生产力。在您看来,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助推新质生产力在农村落地?
张作林:宁乡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种粮大户三年平均增长8%、总数达2852户。土地流转率提升至66%,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分别达164.17万亩、74.4万吨,稳居湖南省第二。特别是,我们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2023年已建成7万亩,2024年8.6万亩有序推进。“一般农田变高标准农田”后,粮食产能平均能够提高10%-20%,夯实了粮食安全的根基。
高俊峰:2024年,土默特右旗积极整合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绿色高产高效等项目,创建玉米整建制单产提升示范园区20万亩,建成内蒙古第一个30万亩玉米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聚焦稳定大豆油料,重点推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轮作,实施大豆、小麦、高粱、甜菜、油料等农作物轮作面积21.4万亩,充分发挥耕地轮作在农产品生产动态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慕明军:元阳县在助推新质生产力落地农村上做出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以我县的现代设施渔业养殖为例,因县内没有大规模的渔业养殖水面,我们采取陆基圆池和集装箱养殖的方式,通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发展现代设施渔业。目前,我县的设施渔业养殖规模已是云南省最大,现代设施渔业养殖已经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
何清:在我看来,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深入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提升生产效率,改善生产环境,并能够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的科技创新。中山大学飞鸟团队在柏桥村的智慧果园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科技创新案例。他们利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荔枝果园的精准管理。无人机可以高效地收集果园信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为果农提供种植决策。在果园里用无人机,不仅提高了荔枝的产量和品质,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同时,通过发展荔枝加工、电商、文旅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主持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您所在的地方采取了哪些举措助力实现这一目标?请您结合实践谈一谈。
慕明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的过程。元阳县持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一方面,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坚持规划先行、分批实施的原则,高水平编制契合村庄发展实际、农民发展意愿和乡村振兴要求的村庄规划。截至目前,全县共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132个,审批率达100%。另一方面,加快补齐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不足。全县新改建农村公路267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率100%;累计建成5G基站367个,实现城区和乡镇光缆通达率100%、宽带网络覆盖率100%,建成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点67个;完成农房抗震改造任务963户,投资2.59亿元完成11件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及巩固提升项目。
何清: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过程中,柏桥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一是开展农房风貌提升工作。我们村“两委”干部逐村、逐栋摸底排查,优先对重点地区周边开展农房风貌提升工作,现柏桥示范片已完成改造500栋,其中完成农村“赤膊房”美化数量75栋,村容村貌得到有力提升。二是抓基础设施提升。完善村中环境卫生、公共道路等基础设施,升级公共服务,促进产业发展与和美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民生深度融合。三是抓绿美乡村建设。精心绘制了柏桥“绿美一张图”,新建“四小园”30多个,在“五边”(山边、河边、路边、广场边、景区边)、“四旁”(宅旁、村旁、地旁、水旁)增绿1000多棵,进一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如今柏桥村推窗见绿、开门见景,荔枝季每天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
主持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以“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您所在的地方有哪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实践?您对此有哪些心得体会?
何清:柏桥村积极响应号召,展开了一系列的学习与实践。围绕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方面,坚持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比如,在基层治理方面,我们积极推广基层治理“微十条”措施,深入挖掘和宣传移风易俗的良好榜样、乡风文明建设先进典型,通过“美丽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同时,我们出台了村规民约,引导农户按照灰瓦白墙的岭南中式风格进行农房装修,并发动村民在自家庭院建设“四小园”,有效提升了乡村整体风貌。
慕明军:在工作推动中我感到,要让“千万工程”经验在元阳落地见效,我们必须要做到“三个坚持”。一要坚持组织领导,高位推动整治提升,我们成立县、乡、村三级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农业科技、发展改革等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形成职责明确、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内外共治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机制。二要坚持统筹联动,我们抓整治保常态,充分发挥县委农办统筹作用,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多部门联合考核评价机制,定期联合开展工作督导检查,清单式交办。督促用好用活“红黑榜”制度和奖惩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形成齐抓共管联动格局。三要坚持干群齐心,激活力促提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示范作用,用好村规民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你追我赶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持续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乡村“一老一小”事业持续推进
主持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您所在的地方今年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张作林: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二选择。宁乡作为省会副中心、全国百强县,坚持全面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发展。乡村“一老一小”事业持续推进,比如,在教育方面,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均建成公办幼儿园2所以上,建成标准化寄宿制学校1所,满足适龄学生就读需求;医疗服务方面,已完成25个乡镇卫生院和24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升级改造,提升村民就近就医保障水平;文化阵地方面,每个乡镇建设了一个文化站、每个村(社区)建成了一个标准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下一步,宁乡将坚持以产业链思维发展农业产业,着力推广智慧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高端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我们食品和农产品加工方面的优势,构建从生产到加工再到服务的一体化产业链。探索金融合作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寻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金融接口,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创业环境吸引人才回流,激励更多外出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所能、大显身手,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高俊峰:2024年,土默特右旗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实施路径,全面推进户厕改造,改厕400户已全部完工,全旗累计改造户厕33318户。同时,今年完成40个村污水治理任务,共建成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71台。深入推进平安法治乡村建设,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妥善解决基层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下一步,土默特右旗将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城乡融合发展在新时期城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位置,出台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整体规划。加大城乡结合部、农村基础建设投资,完善城乡供水、供电、供气、治污、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大医疗、教育、文体等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主持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您有什么新期待?有哪些目标?
张作林:2025年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做大主导产业,夯实农业农村“基本盘”,做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宁乡花猪、宁乡栀子等“一县一特”“一乡一品”等乡村产业。坚持党建引领,以“三亮三比”“三长制”为抓手,全面推广网格化、积分制等乡村治理模式,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乘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奋发有为,聚焦乡村振兴中的难点、堵点部署改革任务,强化“集体三资”盘活,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慕明军:2025年,我们将深入开展农民致富增收行动,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定提高农民从事种养业收入,推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着力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深化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产权制度为主体的各项改革,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资本、农民变股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全面落实惠农强农及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稳定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
高俊峰:2025年,我们将实施肉牛肉羊扩群提质,着力推动“十百千万”肉牛肉羊产业示范引领工程、现代智慧设施肉羊产业技术创新园区建设,力争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旗养殖业肉牛、肉羊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达到80%以上。全力推进品牌强农建设,加大“敕勒壹品”品牌营销推广力度,持续拓展乐投供应链公司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以上,完成绿色、有机产品认证2个以上。
何清:当前,我们茂名和高州两级党委、政府正在加快推进柏桥荔博园的建设,未来,我们还将引入荔枝深加工企业,与柏桥荔枝鲜果、荔枝干果共同立体打造柏桥荔枝品牌。高标准打造“柏桥讲堂”,宣传好“柏桥实践”,深入发掘和提炼柏桥村在走好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做法,通过“柏桥讲堂”的培训和宣讲,让“柏桥实践”得到充分推广。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期待柏桥村的整体发展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荔枝产业更加兴旺,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公共服务更加便利,人居环境更加舒适,村民们的生活水平能够有显著提升,也就是让“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主持人:回顾2024年,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引领下,我们牢牢守住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两条底线;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乡村特色产业茁壮成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展望2025年,相信千千万万的“三农”工作者还将尽情奔跑,书写更多精彩的乡村振兴故事。感谢四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分享收获与感悟!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