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科普
蓟马的危害与防治
目前,我国已知为害水稻的蓟马有13种,其中主要有稻蓟马、稻管蓟马、花蓟马,均属缨翅目。稻蓟马和花蓟马属蓟马科,稻管蓟马属管蓟马科。稻蓟马异名。水稻蓟马按其为害水稻的生育期不同,可以分为苗期蓟马和穗期蓟马。苗期蓟马是指在水稻秧田期和分蘖期为害的种类,在我国大部分稻区主要是稻蓟马。穗期蓟马是指在水稻孕穗破口期和抽穗期为害的种类,在我国则因时间因地而异,江苏以花蓟马或禾蓟马为主,稻管蓟马也有一定数量;在湖北、湖南和贵州以禾蓟马为主;在北方稻区如遇干旱年份,玉米黄呆蓟马也会在部分稻田发生为害。
稻蓟马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浙江、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均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迟早稻和单季稻秧田、双晚稻秧田零星发生,70年代以后随着复种指数的提高,早、中、晚稻秧田期和本田分蘖期稻蓟马为害日益严重,特别是种植杂交水稻初期,水稻蓟马的为害尤甚。成虫和若虫用口器刮破稻苗嫩叶表皮,锉吸汁液,使被害叶出现乳白色斑点,叶尖卷缩。受害严重时,全田秧苗枯黄发红,状如火烧,禾苗长势严重受挫;本田受害严重时,稻苗僵而不分蘗;穗期转入颖壳内为害,造成瘪粒。受稻蓟马为害稻丛有时会散发出清香气味。稻蓟马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小麦,偶尔为害玉米、谷子等,并取食禾本科杂草。
稻管蓟马又称稻简管蓟马,在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四川等省局部稻区水稻穗期发生较多,以为害稻花为主,也为害稻叶。稻心叶被害扭曲,叶鞘不能伸展;叶片受害,尖端缢缩纵卷;孕穗后受害小穗花蕊发育不全,影响结实。稻管蓟马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麦类、玉米、谷子、高粱、豆、葱、烟草等,也取食禾本科杂草。
花蓟马又称丽花蓟马,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寄主包括水稻、棉花、甘蔗、豆类及多种蔬菜。在江苏局部稻区发生较重,在河南局部地区轻发生。抽穗扬花时为害颖花,引起花壳和瘪粒。
各早稻区三种蓟马混合发生时,一般稻蓟马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花蓟马,稻管蓟马最轻。
(一)农业防治
1.调整种植制度 尽量避免早、中、晚稻混栽,使播种期和栽秧期相对集中。
2.合理施肥 按照高产栽培技术要求,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期适量追施返青肥,促使秧苗正常生长。
3.消除杂草 早春及9~11月,清除田边杂草,以减少冬后有效虫源。
(二)化学防治
1.防治策略 采取“狠治秧田,巧治大田”的策略。秧田以3~5叶期,本田以分蘖期为重点。当秧田蓟马为害卷叶株率达10%~15%或百株虫量达100~200头时即进行防治。在秧苗4~5叶期用药一次第二次在秧苗移栽前2~3d用药,带药下田,保护本田返青期的稻苗,可起到一保十的作用。本田蓟马为害卷叶株率达20%~25%、百株虫量20~300头时,在卵孵化盛期进行防治。防治后适当追肥,确保秧苗及时恢复生长。
穗期蓟马的防治以早稻为主,根据发生期和发生量确定防治对象田。防治要点是“巧前狠后,横喷斜打,治虫保穗”。药剂防治2次,第一次在50%破口期,防止蓟马钻入穗苞为害;第二次掌握在齐穗后扬花前,重点防治蓟马钻入颖壳。
同时,也可以通过药剂处理种子的方法,及早控制蓟马虫口基数。拌种或浸种处理能有效地控制秧苗生长初期稻蓟马的为害,具有用药量少、持效期长、对环境安全、对秧苗生长无不良影响等优点。
2.使用药剂和方法
(1)拌种处理。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水稻种子催芽露白后,每公顷用药300~375g,先与一
定量细沙混匀,再与75kg种子搅拌均匀,闷12h后播种;或者,先用适量水将药剂化开,然后边喷浇边与稻种拌均匀,再继续催芽到所需要求;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使用剂量为药、种比为1:80,即以每千克种子用药12.5g制剂或4.375g纯药为宜;可在谷种催芽后拌药,待药剂充分吸附后(约30min以上)方可播种;48%氟虫双酰胺·噻虫啉悬浮剂:每千克种子用药剂量为4~8g纯药,能控制水稻苗期稻蓟马和二化螟。但是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拌种处理不宜用于水稻苗期稻蓟马治理。
(2)浸种处理。用350g/L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00~200g加水125~150kg浸100kg种子,在水稻苗期对蓟马控制时间长达30d以上;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g加水125~150kg浸100kg种子,浸种过程中不换水,浸种36~48h后沥去浸种液催芽播种(沥出的浸种液洒入秧田),对秧苗期2d内的稻蓟马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也可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2500倍,浸种48h。
(3)茎叶喷雾。药剂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40%乐果乳油2500倍液、50%混灭威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弥雾,每公顷喷雾用药液量为900~1125kg,弥g雾用药液量为150~225kg。
本文来源:《中国农作物病虫害》
文字与图片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END -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