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应按快速折旧法测算回本期

分享至

农机新闻网4月14日刊出拙作《购买农机装备前如何测算机具回本期限》,激起网友们热切讨论。为了提高此文的应用性,现撰写新文作进一步阐释,希望有助于“无科技硬块之应用”。

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其年使用时间是不参加跨区作业农机的数倍。因此仍按原折旧方法来测算农机回本期,与机具实际价值下降速度不成正比。可能会产生相关信息失真,影响人们对农机经营情形的误判。所以,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应按快速折旧法测算回本期。

一、什么是农机快速折旧法

快速折旧法又称加速折旧法、递减折旧费用法,是指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用,在前期提得较多,使固定资产的成本在使用年限中尽早地得到补偿的一种计算折旧方法。

1、农机适用快速折旧法的相关政策

在制造业符合条件的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中,自2019年1月1日起,适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的行业范围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农机制造属于制造业范畴,所以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机设备也可采用快速折旧法。企业按规定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且加速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改变。

2、农机快速折旧法常用类型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 = 2÷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 = 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不过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需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二、采用快速折旧法符合农机跨区作业机具实际损耗情形

1、农机跨区作业机具损耗特点

有形损耗严重。跨区作业时,机具投入使用会产生磨损,且可能存在超负荷作业、不按期保养维修、事故性损坏等情况,进一步加剧有形损耗。例如在农忙时节,为了完成大量的作业任务,农机具往往长时间连续工作,零部件的磨损速度比正常使用时更快。

无形损耗加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农机具不断涌现,其性能、效率等方面可能远优于现有的跨区作业机具,导致现有机械贬值,无形损耗加速。例如新型联合收割机可能在收割效率、损失率等方面有显著提升,使得旧的联合收割机价值降低。

使用强度和频率高。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械年使用时间是过去未参加跨区作业的几倍,使用强度和频率大幅提高,闲置时间大大缩短。这意味着机具在更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大量的作业,其损耗程度也相应增加。

2、快速折旧法的特点

快速折旧法也称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计提较多的折旧,后期计提较少的折旧。以变通处理的快速折旧法为例,把各折旧年限顺序相加得一总分,各年折旧率依次递减。比如8年折旧,第一年折旧率为8/36,第二年为7/36,依此类推,第八年为1/36。

3、采用快速折旧法符合实际损耗情形的原因

匹配损耗速度。由于农机跨区作业机具使用强度和频率高,在使用初期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都较为严重。快速折旧法在资产使用前期计提较多折旧,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机具在这一阶段的实际损耗情况。例如,一台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在投入使用的前几年,由于频繁作业,零部件磨损快,同时可能面临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采用快速折旧法可以使折旧额与机具的实际损耗相匹配。

反映价值变化。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跨区作业机具的价值会快速下降。快速折旧法前期多提折旧,能使机具的账面价值在前期更快地减少,更符合其实际价值的变化趋势。这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为财务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适应使用特点。考虑到农机跨区作业机具闲置时间短、使用集中的特点,快速折旧法适当缩短了折旧年限,更能体现其实际使用情况。例如,参加跨区作业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按7年折旧,相比正常使用的机具折旧年限更短,能够及时将机具的成本分摊到使用期间,合理反映其损耗。

综上所述,采用快速折旧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农机跨区作业机具的实际损耗情形,符合其使用特点和价值变化规律。

三、快速折旧法测算农机回本期的方法

1、快速折旧法的具体计算

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 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12;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企业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示例:假设一台农机原价为 100000 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预计净残值 2000 元。

年折旧率 = 2÷5×100% = 40%;第一年折旧额 = 100000×40% = 40000 元;第二年折旧额 = (100000 - 40000)×40% = 24000 元;第三年折旧额 = (100000 - 40000 - 24000)×40% = 14400 元;第四年和第五年折旧额 = (100000 - 40000 - 24000 - 14400 - 2000)÷2 = 9800 元。

年数总和法。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示例:假设一台农机价格为 80000 元,预计使用 5 年,残值率为 4%。

预计净残值 = 80000×4% = 3200 元;年数总和 = 1 + 2 + 3 + 4 + 5 = 15;第一年折旧额 = (80000 - 3200)×5÷15 ≈ 25600 元;第二年折旧额 = (80000 - 3200)×4÷15 ≈ 20480 元;第三年折旧额 = (80000 - 3200)×3÷15 ≈ 15360 元;

第四年折旧额 = (80000 - 3200)×2÷15 ≈ 10240 元;第五年折旧额 = (80000 - 3200)×1÷15 ≈ 5120 元。

2、测算农机回本期

计算累计折旧。根据上述快速折旧法计算出每年的折旧额后,逐年累加折旧额,得到各年的累计折旧额。

确定回本判断标准。当累计折旧额加上农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累计净收益(即收入减去成本)等于农机的初始购置成本时,就认为达到了回本期。

测算回本期。逐年计算净收益。统计每年农机作业带来的收入,减去当年的运营成本(如燃油费、维修费、人工费等),得到每年的净收益。计算累计净收益。逐年累加每年的净收益,得到各年的累计净收益。确定回本期。逐年检查累计折旧额与累计净收益之和是否等于或超过农机的初始购置成本。当首次满足该条件时,对应的年份即为农机的回本期。

例如,一台农机初始购置成本为 50000 元,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净收益情况如下:

年份折旧额净收益累计折旧额累计净收益累计折旧与净收益之和
第 1 年20000 元10000 元20000 元10000 元30000 元
第 2 年12000 元12000 元32000 元22000 元54000 元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在第 2 年时,累计折旧与净收益之和达到 54000 元,超过了初始购置成本 50000 元,所以该农机的回本期为 2 年。

四、跨区作业的农机按快速折旧法测算回本期的经济学意义

1对农机经营者及农机服务组织的意义

真实反映资金回收速度。快速折旧法能在农机使用前期计提较多的折旧费用,这意味着可以更快地将农机的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对于跨区作业的农机经营者或农机服务组织来说,能直观反映出农机购置成本的回收速度。例如,一台价值十几二十万元的农机,在快速折旧法下,可以清晰看到前期成本回收的进度,判断是否能在预期时间内收回投资。若按机手肖某非所说,一台机一年至少要挣回7万元跨区才合算,通过快速折旧法测算回本期,能帮助机手评估在现有作业收入下,多久可以收回成本,以便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跨区作业。也可以帮助那些即将进入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的人们作出科学、理性、符合经济学要求的决策;以及通过测算比较决定率先进入的服务项目。从而使拍脑袋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这对农机服务体系的提质增效具有重大社会经济学意义。

降低风险预期。由于跨区作业市场竞争激烈、行情不可预测,如雨水天气影响作业、农机保有量增加导致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等因素,都可能使农机经营者面临收益不稳定的风险。快速折旧法在前期多提折旧,能在农机使用的早期就将大部分成本收回,降低了因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比如遇到市场饱和、作业效益降低等情况,前期已收回大部分成本,损失相对较小。

促进农机装备更新换代。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技术不断进步,新型智能化、自动化的农机不断涌现。快速折旧法使农机的账面价值在前期快速降低,当有更先进的农机出现时,农机手能更清晰地看到现有农机的剩余价值。如果新农机能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和收益,机手可以根据快速折旧法测算的回本期和剩余价值,更合理地做出是否更新设备的决策,从而保持竞争力。

2、对农机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优化资源配置。从整个农机产业角度看,快速折旧法测算回本期有助于农机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当农机经营者能准确了解农机成本回收情况后,对于那些回本期过长、效益不佳的农机,农机经营者可能会选择退出市场或进行资源整合。这促使农机资源向更有效率的使用者或地区流动,提高了农机的整体利用率,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机资源调配靠跨区作业实现的发展趋势。

推动产业升级。快速折旧法鼓励农机经营者加快设备更新换代,因为前期成本回收较快,机手有更多资金和动力去购置更先进的农机。这将推动农业机械向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迈进,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例如,基于北斗导航的自动驾驶计亩测产联合收割机、免耕精量播种机等智能农机的应用,开启了三夏无人作业新模式,而快速折旧法有助于这类先进农机的推广和应用。

3、对宏观经济的意义

刺激消费和投资。农机的快速折旧能让农机经营者更快地更新设备,这将刺激农机市场的消费。农机生产企业会因为市场需求的增加而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投资增长。同时,农机跨区作业的顺利开展保证了小麦等农作物的适时收获和播种,为夏粮丰收提供了装备支撑,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等,旨在加快农机结构调整,提升农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快速折旧法测算回本期与这些政策导向相契合,它促使农机经营者更快地淘汰老旧农机,购置新型环保、节能、高效的农机,有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疯疯癫癫小青年
2025-04-16 12:43:43

这压力不得把机手压垮?!

发帖
朴素剑胆
2025-04-16 12:12:15

折旧原理搞清了,会在有购置、应用补之后再来个折旧补!?

发帖
yzKdecg
2025-04-16 11:01:52

是要跨区的利润够足,一切都好办

发帖
我是老刘
2025-04-16 10:24:50

回本期的考虑和预判,就能筛掉很多作业队了

发帖
油条播种
2025-04-16 09:34:50

折旧提完了,没钱买新机,旧机又不值钱,进退两难

发帖
阅读下一篇

七星农场“智慧浆靶”绘新景 高标准良田整地按下“精耕加速键”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汉中樵夫
775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