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行走在时光和执着里的“女粮王”

分享至

十七年对于人生来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桑园村党支部书记、种粮大户王玉芹从2006年开始转行种地至今已经十七年,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和创业的执着,她深耕希望的田野,带领村民将亩产300公斤的小麦提高到600公斤,已为国家累计贡献粮食超1亿斤,意味着足够满足25万人一年的粮食需求。通过种粮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成了村民心里的顶梁柱和主心骨。

跳出舒适圈,走上种粮路

桑园村地处平度南部,是典型的干旱区、黏土地。进入新世纪后,虽然地力有些改善,但提升仍然缓慢,面对“靠天吃饭”、粮食价格低的现状,有劳动能力的村民纷纷离开家乡到外地企业打工,多数耕地处在撂荒状态。2005年以前的王玉芹,在村里办着养猪场,养猪400多头,年收入30多万元,日子过得还算舒坦。2006年当选村支部书记后,看着贫瘠的土地和村民微薄的收入,她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这年春天,她接触了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对土地实行少耕、免耕,通过作物秸秆残茬还田覆盖,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种植技术。21世纪初,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在一年一作的东北地区得到应用,改善生态效益方面效果明显,但黄淮海一年两作区域一直没有被认可。2005年,平度市农机部门在兰底镇(现南村镇)推广这项技术时,遇到了“滑铁卢”,响应的农户寥寥无几。2006年夏天,农机部门请了几个思想开明、敢于创新的村支部书记座谈,王玉芹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我被何明(时任青岛市农机化学校校长)的执着感染了,再加上我们村的土地太贫瘠,听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时,当时就心动了。”王玉芹回忆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当年秋天,她就将自己30亩土地连同部分村民的100多亩地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上了小麦,成了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由于播种时秸秆堵塞严重,小麦种子多数裸露在地表上,到收获时,比传统小麦每亩减产10%。村民们再也不愿意用这项技术了,并将责任推到了王玉芹身上,让她包赔损失。王玉芹并没有气馁,2007年秋天,她又将自己的30亩地全部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由于措施得当,这一年小麦产量比周边地块每亩增产近50公斤。

有了收益,王玉芹有了信心。2008年秋,她以每亩700元的价格从无劳动能力农户手中流转土地400亩,全部实施保护性耕作。但老天又和她开了一次玩笑。2009年4月,因冷空气强降温,发生了严重的倒春寒,地里大片大片的麦苗都冻嫣了,投入的钱很快打了水漂。为了兑现承诺、取信于民,她把自己的房屋、农业机械、车辆抵押给银行,贷款50万元渡过了难关。

2010年,为了解决播种难题,王玉芹首批购置了“圆盘式排种器播种机”, 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缠绕和播种不均的问题,基本接近传统的播种出苗效果。越冬时,厚厚的秸秆犹如为小麦和土壤盖了一层被子,再次遭遇“倒春寒”的时候,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2011年春天,当地没有一次有效降雨,靠天吃饭的农户束手无策,而她种的小麦却显现了优势。玉米秸秆撒铺在地表,既防止了土壤干裂,又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与流失,小麦长势良好,基本没有受到旱情影响。

风雨又兼程,始终无怨悔

刚接触农业这个行业时的王玉芹,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除了经历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困难外,在管理上也遇到了不少考验。

水是庄稼之源,耕地多了,需要的水就多。桑园村周边地下水资源较少。通常降水少的年份,雨水几乎渗不下去,降水多的年份,雨水多数会随着径流跑了,几乎存不下。不仅地面水少,地下水更缺。“有一年干旱打井,打了10多个大窟窿就是找不到水线。有一次找到了水线,打了接近150米才有水源,没过几天又被抽干了。”王玉芹回忆说。“最盼望的还是下雨,一听天气预报说要降雨,赶紧雇人到地里撒肥料,肥料撒完后,就等着下雨。晚上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外边看下没下雨。有一天,天气预报又说明天有大雨,便赶紧雇20多个人撒肥了十几吨肥料。那时天气预报不够准确,等到第二天一点也没下。肥料已经撒了,没水就烧苗,只能雇工人往地里泼水,这前后又花了十几万。”

天不助力就得浇水。由于水少,不能漫灌,只能“泼水”。两个人一组泼地,每天只能泼10亩地。一遍水泼完,下一遍又开始了。2012年,王玉芹发现市场上有卷盘式喷灌机,立即买了两台。“这个机器一天能浇40亩多地,终于不用抬着机器浇水了。”王玉芹激动地说。2015年,她又率先使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起初村民都不理解,认为水量不够,浇不透。经过几年的使用,原来需要3-4个人浇灌的地块,现在只要1个人就能完成了。不仅节约了水量和化肥,而且浇水均匀,尤其是对开春的小麦苗非常有利,增产达到3%左右。在她的带动下,仅仅3年的时间,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当地迅速铺开。

不光是浇水,晾晒在当时也是难事。小麦收获后,由于没有晒场,全部堆在了路边,多的时候整条路都是王玉芹的小麦。遇到雨天,过路的行人看见都说这小麦要是淋了雨真可惜。王玉芹也只能安慰自己,“好天总比阴天多,总能晒干。”为了解决晾晒难题,2012年,王玉芹贷款在青岛率先安装了小麦烘干机,一次可以烘干15吨小麦,相当于100亩地的收成,20次就可全部烘干完,再不用到大路上晒小麦了。

玉米收获也让人发愁。当时玉米收获机刚刚推开,技术比较滞后,收获的玉米需要人工扒皮。王玉芹每天雇佣80多个工人,在街上围成一圈给大堆玉米扒皮,成了当时一道风景线。后来联合收获机上有了扒皮机,玉米收获后再不用雇人扒皮,收获也轻松了不少。“现如今选择更多了,玉米籽粒收获也行,青贮也行,穗茎兼收也行,方便多了。”王玉芹高兴地说。

守得云开见月明,经历了很多挫折后,终于走了过来。“所有的困难,对我来说都是财富,都是推着我前行的动力。”王玉芹说道。2012年,她被国务院授予“种地状元”称号,获奖一台价值20万余元的东方红拖拉机。如今,国家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出台了各类农业扶持政策,给她走好以后的路吃了定心丸。

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

王玉芹认为,自己能够大规模经营土地,得益于政策变革带来的红利。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激发了种粮积极性。从那个时候,她开始研究流转土地,在当地开了先河。从最初本村的400多亩,到2011年的2060亩,再到2021年底的3650多亩,流转面积不断扩大,收益也越来越多,每年还为430户农民带来1万元左右的固定收入。

2008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农民合作社法》实施后,她跟上政策的班车,率先成立了青岛凯玉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套购置了大型拖拉机、装载机、联合收割机等设备,集机耕、机收、机播、维修、培训为一体,服务范围更大,服务方式更加灵活,效能越来越高。

进入新时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作为平度南部粮食产区,王玉芹发现一家一户的单一作业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2019年,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她联合青岛华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周边几个合作社成立了青岛华凯农机合作社联合社,开始为农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他们同村集体、农户签订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合同,实行“良种、化肥、耕作、播种、病虫害防治、收割”的“六统一”作业模式。农户把土地送进联合社的从种到收无需操心,联合社为农户提供零距离保姆式服务,农户当起了“甩手掌柜”,实现了“离乡不丢地,种地有效益”的愿望。    

为了保证托管的土地有稳定收益,联合社与当地企业山东青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参与推广种植青丰1号等小麦新品种。生产的小麦以每斤高于市场价1毛钱的价格返销种子公司,仅此一项,每亩可增加收入120多元。他们还创建绿色新技术模式示范田,围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减污、省工节本”示范展示成熟的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节本增效5%以上。

如今,王玉芹全程托管土地面积已达3万亩,辐射17个村庄,实现了合作社和托管方的双方共赢。在2022年的青岛“两会”上,担任青岛市政协委员的王玉芹进一步提出建议: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产量。         

                                       

奋进新征程,一起向未来

静待花开终有时。从起步的磕磕绊绊到现在的大规模托管,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但王玉芹没有满足,仍然每天忙忙碌碌。早上四点起床,给工人准备饭,收拾机具,五点送工人到地里干活,八点再回到村庄处理村里和镇里的工作,下午返回农田,拉工人回家。从2021年开始,王玉芹又担任清水新村(周边的10个村)党委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始终初心不改。“我这辈子就想干好一件事,把地种好。”王玉芹说。

对于未来,王玉芹说自己还要做好三件事。首先是让土地活起来。她认为随着农村城市化发展,农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谁来种地”仍是未来的一个难题,她希望自己未来能把周边农村撂荒的土地全部托管起来,通过大规模的机械化让土地产生更大效益。她的初步目标托管面积10万亩。第二件事,她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让跟着自己工作的工人不仅有使不完的劲,而且心情舒畅。还有一件事就是把村庄的老人“养”起来。目前,她已经建起了助老大食堂,全村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都到大食堂吃饭,随时看见老人,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过几年,她计划建设一个大型的托养中心,让周边村里的老年人都到这里安享晚年,让他们的子女能够安心工作。

 

十七年来,王玉芹凭借自己的执着,战胜了各种困难挫折,从一个种地的门外汉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女粮王”。“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让自己人生更充实,让村民生活更幸福。”王玉芹说。相信未来会如她所愿,凭着自己的“诚心”,再次创造美丽的佳话。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小涵宝
2023-12-22 16:00:46
陇上云 2023-12-22 15:49:51

保护性耕作、水肥一体化、种业方面的技术和粮食烘干保障、专业合作社、全程托管方面的模式创新,都有很好的支撑

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 都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发帖
月亮睡了
2023-12-22 15:59:18
量产式顺溜 2023-12-22 15:38:56

好榜样

对~

发帖
坦克联盟
2023-12-22 15:55:25

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为农户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实现了双赢。

发帖
李新月
2023-12-22 15:51:43

王玉芹的创业故事充满了正能量和启示

发帖
陇上云
2023-12-22 15:49:51

保护性耕作、水肥一体化、种业方面的技术和粮食烘干保障、专业合作社、全程托管方面的模式创新,都有很好的支撑

发帖
小栗
2023-12-22 15:47:49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发帖
程中云
2023-12-22 15:44:29

创业精神和执着追求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帖
量产式顺溜
2023-12-22 15:38:56

好榜样

发帖
阅读下一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农机行业有哪些利好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姜言芳
111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