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病虫害科普】灰飞虱的危害与防治

分享至


图片

灰飞虱分布与危害

图片

灰飞虱属半翅目飞虱科。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以长江中下游及华北稻区发生较多。国外在欧洲、北非和亚洲的俄罗斯(南部)、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等国及中东地区均有分布。

图片

灰飞虱可在发生地越冬,每年的发生早于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主要在早、中稻秧苗期、本田分蘖期及晩稻穗期发生为害。在长江中下游仅在早稻上数量较多,局部地区晩稻穗期为害重。成、若虫都以口器刺吸水稻汁液,一般群集于稻丛中上部叶片,穗期则聚集于穗部取食。虫口大时,稻株因汁液大量丧失而枯黄,同时因大量蜜露洒落附近叶片或穗上而滋生霉菌,但较少岀现类似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虱烧”或“黄塘”症状。

灰飞虱是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等多种水稻病毒病的媒介,是21世纪初以来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省份水稻生产的主要威胁,传播病毒所造成的危害远高于直接吸食的危害。灰飞虱还是华东、华北和西北等地小麦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和玉米粗缩病的媒介。

图片

灰飞虱寄主范围较广,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甘蔗、谷子、稗、李氏禾双穗雀稗、看麦娘、结缕草、蟋蟀草、千金子、白茅等多种禾本科作物或杂草,其中以水稻和小麦最重要。灰飞虱具有较固定的季节性寄主,如华东、华中地区主要的越冬寄主有麦类、稗草、黑麦草等,夏季主要的寄主有水稻和玉米。

图片

二、防治技术

图片

灰飞虱的主要为害在于传播病毒,因此该虫防治主要在于控制病毒病为害。其防治措施除参照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防治方法外,重点还需采取以下针对性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适当调节水稻播种期。近年来,江苏通过适当推迟单季晩稻的播种期,显著减少了麦田迁出的灰飞虱及其病毒病的为害。

铲除田埂杂草,消灭虫源滋生地和减少毒源,适当提前耕翻红花草。因红花草田内伴生的禾本科杂草不但是灰飞虱的越冬寄主,而且带病杂草也是病毒的毒源,掌握一代成虫羽化前耕翻有较好的防效。

图片

2

物理防治


在病毒病流行地区,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秧田,可以防虫并阻止病毒的传播。该法是近年来冮苏等地有效控制灰飞虱及病毒病为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3

化学防治


在灰飞虱传播病毒病并流行成灾的地区,化学防治以治虫防病为目的,重点是消灭害虫于传毒之前,采取“狠治一代,控制二代”的防治策略。在防治时机上,要抓住二代成虫迁飞高峰期和低龄若虫孵化高峰期,将灰飞虱集中消灭在秧田期和本田初期。适用药剂和具体施药技术可参考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防治。


本文来源:《中国农作物病虫害》

文字与图片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END -


出品:东风井关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红河州农机推广站开展冬马铃薯机械化试验示范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东风井关
157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