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机化发展(下)

分享至

四、我国农机化面临的挑战

1、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基础研究和创新成果不足。我国在农机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原创性科技成果、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高端、大型、智能化的农机装备仍然依赖进口或外资品牌,无法实现自主研发和制造。比如在高端农业机器人、大型精准农业设备方面,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农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真正确立,部分企业缺乏研发资金和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动力不足。同时,科技信用体系与权益保护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农机产品重视设计制造,但试验检测环节薄弱,质量标准体系不配套,缺乏工程化验证。

2、部分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

供不适需矛盾凸显。随着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对农机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在一些产业领域和生产环节出现了无机可用或无好机可用的情况,传统、大宗农机产品产能过剩且需求下滑,而新兴和空白领域产品供应无法满足需求。例如在特色经济作物如花卉、茶叶等的种植过程中,缺乏专门设计的高效农机设备,导致种植成本提高且效率较低,农机工业结构也因此面临调整,增速下降。

3、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

配套作业需要协同。农机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农机装备,还需要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相匹配。在品种、栽培、农艺、农田改造、配套设施等方面,都需要解决与农机作业相适应的宜机化问题。但是目前很多情况下,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机装备未能实现有效的协同和结合,影响了机械化作业的质量和效益。比如一些新培育的农作物品种可能不适合现有的农机收割设备,需要两者共同改进才能实现高效生产。

五、新质生产力与农机化发展的结合点

1、科技创新与农机化升级

前沿技术催生农机新技术。在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包括新的科学发现等多方面。如基因编辑、生物育种、人工智能设计等前沿育种技术融合发展催生分子设计育种技术,这对农机化有潜在影响。例如,新品种作物可能需要新型的播种、收割装备,推动农机技术创新。农机化发展中的科技创新方面与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内涵相契合,以技术为纽带,可提升农机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比如在精准农业中,利用卫星定位、遥感技术、传感器等现代高新技术,促使农机能够实现精准播种、施肥、喷药等作业,这是科技创新推动农机化从传统走向现代、走向智能化升级的体现。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农机制造业目前在高端、智能装备方面依赖进口情况较严重,急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强调摆脱传统发展路径。农机化发展借助新质生产力的理念和技术,可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例如我国要想在农机制造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像高铁在高可靠性方面的经验就可以借鉴到农机产品提升可靠性上,还可以从国产大飞机产业联盟发展模式中学习,补农机制造业的短板,推进农机产品从传统机械向高端智能方向转化20。

3、推动农机化的节能减碳

新质生产力本身是绿色生产力,在农机化发展中也要贯彻绿色理念。当前农机化发展中,要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发动机、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等。例如,采用高效低排放发动机技术,降低农机作业中的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进一步发展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通过优化农机作业参数和路径规划,在保证作业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和成本,这是顺应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体现,也是农机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

符合绿色农业的农机配置。随着绿色农业发展,对农机装备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在能源消耗方面实现绿色化,在生产材料、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等方面也需考虑。如推广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制造的农机具,避免传统农机具因材料问题可能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同时,在构建绿色循环农业体系过程中,农机的使用也要实现可循环、可持续,例如一些可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农机设备的研发和利用。

4、数字化为农机化发展助力

农机智能化作业实现。新质生产力强调在数字时代的融合性。在农机化领域,借助数字技术可推动实现农机的智能化作业。例如,通过采用高精度地图、定位导航和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农机自动驾驶,不仅提高了作业精度而且能提升作业效率。在收获季节,使用智能化的农机设备可以准确地识别作物成熟度、高度等信息,进行精准收割,减少作物损失。这是数字技术与农机设备结合实现农机化智能化发展的体现,与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属性相匹配。

农机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在农机管理和服务方面,数字化技术也有广泛应用前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对农机进行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建立农机设备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农机分布、工作状态、维修保养需求等信息的实时掌握。这有助于农机管理部门或企业及时调度农机,优化农机资源配置,并且能为农机用户提供及时的维护服务,提高农机使用的便捷性和管理效率。

六、国内外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机化发展的案例

1、国内案例

我国农机制造业从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出发,进行多方面的借鉴提升企业竞争力。例如,类似于电动车与拖拉机在很多方面相通,我国在农机电动化方面借鉴电动车的技术成果,已经有几款拖拉机电动化产品进入应用实测阶段。一些农机企业也能够紧跟技术潮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像光力科技一样,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占比,推出新的产品。光力科技属于物联网安全生产监控装备等业务板块,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提供智能化监控与预警解决方案。将企业中高新产品快速研发成果以及创新经营理念等借鉴到农机企业,比如农机企业增加对智能化、精准化农耕设备研发投入比例等,以适应农业数字化发展要求。

2、国外案例

在发达国家,科技在农机化进程中的融合更早且深入。如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大型农业机械装备配备了先进的卫星导航、自动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农业操作。这和新质生产力中创新、高效、高质量等特征相符合,他们通过产学研等多方面合作不断推动农机技术革命和创新成果转化,将高端科技成果应用到农机研发生产中,使得农机装备不仅是农业生产工具,更是融合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高科技集合体,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对农机化强大的赋能作用。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孙悦
2025-02-12 09:08:07

根源都在基础研究

发帖
阅读下一篇

人勤春早 农耕正忙——坚决打好夺取全年粮油丰收第一仗 春管春耕在行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汉中樵夫
699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