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省农科院玉米遗传育种及应用创新团队40年持续攻关破解种源难...

分享至

   近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共建的“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云南)”在昆明揭牌成立。依托该平台,省农科院玉米遗传育种及应用创新团队将推进玉米种业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进一步助力云南乃至西南地区玉米产业转型升级。

  玉米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000万亩,总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的一半以上。多年来,以研究员番兴明为首的省农科院玉米遗传育种及应用创新团队立足云南生态和资源优势,以破解种源难题、服务粮食安全为己任,围绕玉米关键育种技术持续攻关,所育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的数量居西南地区之首。一大批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了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该团队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合作近40年,从玉米多样性中心中南美洲及泰国等地引进大量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使云南成为全国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团队开展种质创新利用研究,改良创新出一批聚合热带种质和温带种质优良性状的玉米种质,极大拓宽了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团队创制的抗病优质玉米种质累计向国内外发放上万份次,为我国玉米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团队构建了包含22个重组自交系、共4400个家系组成的目前中国最大的巢式关联群体,并利用该群体开展了大斑病、灰斑病和白斑病等玉米主要病害的抗病机理研究,挖掘出多个与玉米抗性、品质和产量性状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为我国玉米遗传改良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支持。

  针对我国现有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几乎都是温带诱导系,在我省种植大多存在抗病性差、花粉量小、雌雄不协调、结实率低、生育期太早等问题,团队在全国首家成功培育出热带单倍体诱导系“云诱1号”“云诱2号”并用于批量诱导单倍体,大幅提高了育种效率,推动了我省单倍体育种技术的规模化应用。用热带单倍体诱导系选育的品种杂种优势更强、产量更高、整齐度更好,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青贮玉米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反刍家畜育肥强化饲料,但我省青贮玉米生产面临着优质种质资源和品种匮乏等问题。团队经过多年攻关,选育出“云瑞121”“云瑞5号”2个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并通过国家审定。这些品种的全产业链开发应用,能有效帮助解决我省青贮玉米品种匮乏问题,促进畜牧业发展。

  云南是全国最大的鲜食玉米产区,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约300万亩,其中双色甜玉米产量占全国的近80%。然而,我国甜玉米生产严重依赖进口品种,优质糯玉米品种更新速度缓慢。番兴明带领团队培育出“云甜玉8号”“云甜玉9号”等5个通过云南省和国家审定的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其品质、产量和抗病性超越现有大面积推广品种,市场前景广阔,有力支撑了云南鲜食玉米产业提质增效。(云南日报记者 陈云芬)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科技赋能 专家指导 春管“组合拳”护航丽水农业生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业农村部
743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