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致敬新疆棉花产业农机“战士”陈学庚

分享至

棉花是涉及中国农业和纺织业的重要商品,也是大家生活的必需品。在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7年的棉花产量达到了456.6万吨,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事关无数农民。从覆膜技术的研究到棉花种植的机械化,陈学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产业发展始终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陈学庚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名誉理事长。1968年,陈学庚从奎屯农校毕业后就投身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种植的机械研究和推广工作中,一干就是五十年,曾获省部级科研进步奖2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获得国家专利80余项。专利实施后,获国家重点新产品9项。

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棉花产量216.7万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比不到2.5%,1982年仅上升到4.9%。虽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大片辽阔的地域,可是水资源短缺、劳动力不足等问题限制了棉花产业的发展。直到197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垦区兵团引进地膜覆盖技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生产迎来新的转变。可技术落地的障碍也随之而来,陈学庚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地战斗。

陈学庚:地膜植棉机械化,在世界上也是出于空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的科技工作者,从无到有创制了铺膜播种联合作业机。

随着各种难题的不断攻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仅仅是数字的对比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产业的发展变化就足以令人惊叹,近四十年间产量足足增长了80多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农机手陈梅说,种植机械一次播种一粒苗,就不需要再定苗了,以前种子需要用四五斤,现在就用两斤多,以五十亩地为例,种子的成本可以节省一半。

看着覆膜技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落地应用,造福了无数农民,陈学庚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时也让陈学庚和团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地膜是PE(聚乙烯),材料很难降解,降解期限达到200-300年,如果地膜不回收,会对土地造成污染。

由于中国使用的地膜厚度薄、面积大,人工作业回收是难以实现的。如何能让地膜造福农业生产,同时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地膜回收技术又成为陈学庚团队如今研究的重点。

陈学庚:地膜覆盖栽培的地膜一定不能留在土壤中,如果留到土壤,对土壤造成污染,给子孙后代留一片净土,就变成一句空话了。

英雄不问出处,留给我们的是他对中国农业技术的一片赤诚;勇者不问前路,始终不渝的是他对科研事业的一颗初心。陈学庚,这位深耕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农机战士,用每一台农机,勾连起中国农机事业的美好蓝图。

(来源:央视网)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破解糖料蔗生产机械化难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爱农好机者
12322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