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产业结构、产品升级的关键阶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升级已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农机工业凭借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强大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在深化供给侧改革进程中具备独特优势,更应提高机遇意识,牢牢把握新一轮发展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是农机工业升级的核心引擎。科技创新驱动是关键所在,一步跟不上步步会落后,农机企业需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布局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同时,充分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改造。以人工智能为例,将其深度融入农机制造环节,可精准优化生产流程,显著提升制造业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与资源浪费;绿色技术则能助力高耗能的农机生产行业实现低碳转型,从原材料选用、生产工艺到产品使用,全方位降低碳排放,契合全球绿色发展趋势,推动农机工业向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迈进。
规范 “内卷式” 竞争是保障农机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农机市场部分领域存在无序竞争现象,企业间陷入低价恶性竞争的怪圈,严重影响行业生态。制定关注的是,低端产品的内卷正向中高端产品延伸。对此,需要强化监管,规范企业行为,大力倡导 “优质优价” 的市场理念。通过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引导企业将竞争焦点从单纯的价格比拼转向技术创新、质量提升与服务优化,促进企业优胜劣汰,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农机工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弘扬企业家精神是推动农机企业协同发展的强大动力。鼓励老中青企业家协作,发挥各自优势,传承经验、开拓创新。同时,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的良好局面。大企业发挥技术与资金优势,引领行业技术攻关;中小企业则凭借灵活的市场反应能力,填补细分市场空白。通过协同创新,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中国品牌”,提升中国农机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实施营销模式创新是农机企业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数字化浪潮下,企业应积极推进数据化赋能,实现营销模式从传统的 “线下坐商” 向 “线上线下融合行商” 转变。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开展个性化营销;构建敏捷化销售体系,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供动态化服务,从售前咨询、售中指导到售后维护,全程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加快农机工业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升级,是顺应时代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农机企业需在科技创新、规范竞争、协同发展与营销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行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装备支撑。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