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首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央一号文件这样点题

分享至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23日发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

文件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是当前抓好“三农”工作的关键之举,也是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答题。

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要打头阵——

去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这其中,单产提升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八成,科技功不可没。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朱晶认为,要在较高基础上继续实现稳产增产,重心要放到单产提升上,因地因作物全力推进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融合,提高技术到位率,带动粮食大面积增产。

智能化大棚里育苗、植保无人机施肥、科技特派员下乡……春耕时节,科技“焕”新,好一派希望的田野景象。

从良种到良机,再到良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这些靶向精准的“点题”,找准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也凸显破题、答题的紧迫性。

农业新质生产力,绿色是底色——

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粮食机收减损、适度加工和科学存储等科技发展,将推动农业在集约节约利用上迈出更新步伐;加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从源头上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将为我们带来更绿色更健康的食品。

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有“钱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这些年,各地乡村特色产业各展其长。在水网纵横交织的湖南汉寿,生态化养殖甲鱼带来高收益;在气候温暖湿润的浙江黄岩,蜜橘加速“裂变”提高经济附加值;在光、热、水资源丰富的河南项城,芝麻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助农增收……这其中,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凸显。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同时强调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

可以想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培育更多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融合,既承载更多人休闲观光的需求,也打开和美乡村的新“钱景”。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建好高标准农田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农业农村部扎实推动落实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重庆农委
812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