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小池子机车搅浆平地跑不了多远就得转弯,不仅窝工费力费油,池子边缘还都是拖拉机轮胎碾压的深辙,影响插秧质量。去年改成了大池子,不仅作业效率和质量高,而且粮食的产量也高。”4月13日,望着高标准良田里搅浆平地作业的大马力机车,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区种植户杨凤武对2025年的春耕生产满怀期待。
杨凤武种植的580亩水田在2024年高标准农田改造新建项目区内,以卫星平地、并埂扩池、沟渠配套、道路畅通为措施,全田改造后共有34个大池子,每个池子面积平均在17亩左右。这种“中间路、两边田”的标准化农田,不仅可提升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机械化作业效率、田间作业质量,每亩还可节本增效150元以上,大大提升了种植户种粮积极性,夯实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前进步伐。而且改造后的标准良田又增加了16亩的土地耕种面积,每年均可增加收入一万余元。
“截止到今年春季,管理区的7.8万亩水田已完成了71%的标准良田建设任务。今年,以搅浆整地为契机,调配机械力量,技术人员跟踪指导,辐射带动全区本田标准化改造工作进一步推进落实,层层解锁粮食单产提升‘密码’,夯实粮食丰产根基。”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区农业副主任董国玉说。
万象“耕”新,乘势而行。旱平免搅浆技术打头战,现代化机械配套装备排阵穿行作业,300余名春耕人员一线服务送技术进田间。在今年的泡田、搅浆、平地任务中,该公司以高标准良田示范区为样板标准,以点带面整体铺开推进。春耕服务人员通过与种植户沟通、踏查地号,组织种植户提早泡田,泡好一块田,就打浆一块田,严格整地要求和验收标准,确保水田搅浆平地后有充足的沉浆时间,为高质量插秧作业打好基础,为全年农业生产铺就丰收“稻”路。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