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玉米秸秆集行全量覆盖还田苗带条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分享至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

2020年2月25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印发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将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玉米生产作为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重点,兼顾大豆、小麦等作物生产。

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933.3万hm2(1.4亿亩),占东北地区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

《行动计划》提出的技术路线是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少耕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类型,在具体应用中,应尽量增加秸秆覆盖还田比例,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采取免耕少耕,减少土壤扰动,减轻风蚀水蚀,防止土壤退化;采用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械,确保播种质量。根据土壤情况,可进行必要的深松。

玉米秸秆集行全量覆盖还田苗带条耕技术模式(以下简称苗带条耕技术模式),就属于秸秆覆盖还田少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2020年是这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在东北4省区多点示范的起步年,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今后有可能成为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技术模式之一。

苗带条耕技术模式是指秋季或者春季进行覆盖秸秆集行,使用专用条带耕作机对苗带(待播种带)表土进行少耕,即仅浅耕播种带,再用免耕播种机播种的技术模式。上年玉米收获的同时将秸秆粉碎覆盖在地表,秋季或春季采用秸秆集行机进行集行处理后露出基本洁净的待播种带,然后使用专用苗带耕作机浅耕(旋耕)待播种带,疏松表土,春季直接免耕播种。

本文介绍了苗带条耕技术模式的优势、用到的主要机具装备、作业流程及要点、重点注意事项等内容,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苗带条耕技术模式优势

苗带条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是把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常规精耕细作的紧密结合,适合东北现阶段农业和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现状,农民容易认知接受和愿意推广应用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同时,条耕模式已成为世界上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技术模式,并且近几年屡创全球玉米产量最高记录,凸显出技术的先进优势。

从我国东北地区推广应用情况分析,苗带条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有4方面的优势。 

(1)使用秸秆集行机对苗带上覆盖的秸秆进行集行处理,形成一个基本洁净的待播种带;使用苗带条耕机对苗带表土进行机械条耕、浅耕,疏松土壤,形成一个基本洁净的播种带,失水保墒比较好。

与此同时,打破了被机械反复碾压后形成坚硬播种带表面的土壤,破解了连续免耕播种使土壤紧实度增加,由于地硬出现漏播、覆土不严等难题,为提高播种质量、提高地温、促进出苗和苗期生长改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将待播种带上的大部分秸秆归集到休闲带上,并且镇压压实,在免耕播种时再掩埋一些土,降低春季大风把秸秆重新刮回播种带上和人为焚烧秸秆的风险。

(3)中小功率拖拉机就可以配套作业,降低应用成本,使大部分农民的中小型拖拉机得到充分利用,提高适用效率。

(4)在低洼地、丘陵半山区等,通过苗带条耕耕作,可散墒增温,创造出洁净高位种床,有利于玉米播种。

作业流程及要点

苗带条耕技术模式的作业流程: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秸秆集行→苗带条耕→免耕播种施肥防治病虫草害→苗期深松→机械收获。

在玉米全生育期,该种技术模式需要用到的主要机具装备包括玉米收获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四盘前置或后置秸秆集行机、秸秆集行条耕联合作业机、条带旋耕机、苗期深松机、植保机械等。

目前,条耕联合作业机等机具在东北地区市场销售良好,有的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充分说明苗带条耕技术模式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1. 机械收获

机械化收获的同时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一次进地完成玉米收获和秸秆粉碎两项作业。要求秸秆粉碎还田作业时土壤含水率≤25%,粉碎后秸秆长度≤10cm,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85%,留茬高度≤8cm,秸秆粉碎后均匀覆盖地表。

2. 秸秆集行处理

采用秸秆集行机将播种条带秸秆集行到非播种条带(休闲带),同时适当镇压以保证播种条带40cm以上基本无秸秆,非播种条带覆盖秸秆同时镇压。

3. 苗带(播种带)条耕

采用秸秆集行条耕联合作业机或条带旋耕机对苗带进行宽度不超过60cm和深度不超过15cm的少耕处理,并且及时实行强镇压,使地表平整,为播种准备条件。

4. 免耕播种施肥

采用高性能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侧深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播种作业时种子播深3~5cm,化肥深施8~12cm,种肥距离达到5cm以上,可根据实际土壤状况进行调节。做到不漏播、不重播、播深一致,覆土良好,镇压严实。

5. 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草害防治方法与常规种植方式相同,用到的机械主要有各种植保机械,包括背负式喷雾机、机动喷雾机、喷杆喷雾机等,还有一些地区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

6. 苗期深松

采用可在秸秆全覆盖下进行苗期深松作业的深松机,在玉米小苗高度15cm左右就开始深松作业,以提高地温,促进苗期生长,为接纳夏季集中降雨提前做好准备。

注意事项

采用宽窄行模式进行播种,窄行行距≥40cm,宽行行距≥60cm,以不影响播种作业质量为宜。条带浅耕作业适宜在秋季进行;如果春季作业,对土壤含水量比较大的地块,应顶凌进行秸秆集行作业,然后在适宜的土壤含水率下进行条耕作业。条带浅耕后土壤过于疏松易跑风,应及时镇压。

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时,要选用性能可靠的植保作业机具,确保做到不重喷、不漏喷,符合植保作业标准要求。如需要进行深松整地作业,采用单一深松机时,要配置镇压部件,以保证深松整地作业效果。

苗带条耕技术模式适于平原区连续多年免耕播种地块、低洼地或盐碱地和积温相对比较低的丘陵半山区等;风沙干旱地区不宜采用,干旱年景不宜采用。

结束语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耕地,实施保护性耕作是有效途径之一。保护性耕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增强土壤抗旱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减少土壤风蚀、水蚀,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作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玉米秸秆集行全量覆盖还田苗带条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作为保护性耕作模式之一,适合东北地区现阶段农业和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现状,农民容易认知接受和愿意推广应用。该技术模式有可能成为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技术模式之一,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经销商,你的网店靠谱吗?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李社潮
1250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