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唱响三夏时节的农机故事

分享至

北周诗人庾信《奉和夏日应令》诗句,“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唐代诗人白居易《观刈麦》诗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宋代诗人欧阳修《五绝·小满》诗句,“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几千年来,小麦一直是北方特别是中原区域百姓的重要主食来源,能不能吃上白面,曾一度被作为人们生活水平是否富裕的衡量标准之一,不管是冬小麦还是春小麦,在中国农业领域的重要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

时至今日,三夏依然是关乎全年粮食安全的关键时节,唯一不同的是,现代农业的耕作模式在机械化助力下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展现出新的时代特点。

6月中旬,麦收已经接近尾声。骄阳下,丰硕、饱满的金色麦穗和颗粒归仓的麦粒闪着光,讲述着它与人类农作物耕作变迁共同经历的故事。

先看收获。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小麦机械化率是率先完成华丽转身的典型代表,我国通过引进、创新,自主制造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改变了祖辈传承的传统耕作方式,让小麦收获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镰刀收割、捆扎、搬运、晾晒、碾压、扬场等一系列操作,变成了机械化一次性完成,伴随着小麦联合收获机的推广、普及,让农民的三夏不再难熬。

群体定格,90后以前的北方人,或多或少地能体会或经历过小麦收获人工劳作的艰辛,小麦成熟收获时节,正值一年中最热的三夏,烈日炎炎,晒得整个大地滚烫无比,这时,老百姓往往会说,去地里干活,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但是,抢抓农时,越热越得抢收,就怕遭遇连阴天,抢收不及时就会导致小麦受潮、霉变甚至发芽。那种劳作绝对称得上艰辛:大家提前一天看好天气预报确定第二天是晴天,一大早4点钟,天蒙蒙亮,趁着一天中仅有的凉爽时间抓紧下地,挥舞镰刀快速收割,往往也就是5点半一过,大太阳就会散发出炙热的光芒,大家身上很快就会被汗水浸透,并且鼻孔、脸上都会被麦秆里的粉尘染黑,略直一下腰,看一下眼前成熟的麦田,累并欣慰着,哈下腰,继续干……小麦收割后要及时捆扎、搬运,趁天气好到场里晾晒、碾压,这些工作步骤最好是太阳毒的时候完成,这样加工后的小麦不会发霉,也好扬场清选、二次晾晒、入库贮存……那时候,收一次麦要脱一次皮。

小麦收获机的应用与推广,彻底解决了这个农业难题,开启了划时代的机械化革命,需要人工完成的一系列劳作被机器所代替,现在的农村人再也不用遭以前三夏收麦时的那种“罪”,吸着烟、聊着天,不用2小时,10亩地的小麦就颗粒归仓了,据统计,我国小麦机收率超过98%,已经基本全面实现机械化,这就是农业机械工业进步的力量!

再说烘干。

数年前,我麦收时节回山东老家,还常常会遇到公路、空场等地晒麦子的情景,尤其占用乡村公路晒麦,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正常的交通秩序,就连骑自行车、电动车都得远远躲着,若压到麦粒上,稍有不慎就会滑到。更可怕的是,晒麦时,在麦粒周边会挡上石块、木桩等防止车辆碾压,这无疑是更大的安全隐患,遇到会车交错或者一不留神就会压到石块等遮挡物上。

马路或空场晒麦,安全隐患是一方面,其实还有更大的隐患,那就是晒麦时遇到阴雨天气,造成粮食损失。俗话说,“六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收麦季节,极端天气往往会骤然而至,一片黑云、一阵西北风就会带来一场急雨,令晒麦的农户措手不及,被雨淋后发潮而变质,更糟糕的是若晒麦时遭遇连阴天,小麦就会发霉、发芽,造成更大的损失。

据资料显示,不同作物收获后达到安全储存的要求不同,烘干是最有效的降低水分的有效手段,从作物烘干角度看,我国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烘干需求最大,其次为大豆、油菜籽及种子、果蔬、药材等经济作物。其中,水稻和玉米的水分含量在14%以下时才能安全储存,而我国水稻收获时的含水量一般在25%左右,南方晚稻的含水量高达30%—35%;玉米收获时的含水量20%—24%,最佳贮存含水量则在13-15%之间;小麦收获时含水量约17%—19%,而安全存储标准12.5%以下。此外,大豆、油菜籽、果蔬、药材、木耳、烟叶、茶叶等经济作物贮存时含水量要求更低。从根本上讲,粮食烘干机械化可以解决粮食晾晒损失大、人工成本高、场地不足、“靠天吃饭”等问题,最大限度降低粮食干燥环节损失,是保障粮食品质、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确保粮食丰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

近年来,国内烘干机械产业发展迅速,全国烘干机企业超过200家,全国各地粮食烘干机械得以快速普及。农业农村部明确要求,鼓励采用热泵,2025年粮食产地烘干达65%。小麦收获机械化烘干率也得以大幅提升。

说说玉米播种和施肥。

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小麦与玉米两季轮作区,小麦收获完成后要抢抓时节播种玉米。多年前,最早是采取人工锄头挖坑、投种、掩埋套种的方式进行,后来有了简易的玉米播种耧进行播种,效率低,操作繁琐,还得间苗,工作量极大。在施肥环节,最早也是人工操作,后来使用简易农具进行。

今天,伴随播种机械的进步,不仅能够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复合作业,而且玉米点播、精播技术得以全面普及,令玉米种植更加便捷、科学、省力。

小麦收获完成后,农户准备好药衣包裹的玉米种子和化肥,机手驾驶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就可以一次性完成玉米播种和施底肥,多年前数天才能完成的农活仅仅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作业效果更是比人工操作强太多。

从统计数据看,目前,全国玉米播种机械化率超过90%,丘陵山地等小地块的玉米机械化也正在逐年提升。

通过三夏看农机,我们清楚地看到,如今不仅仅在小麦收获、小麦烘干以及玉米播种、施肥等环节机械化进展翻天覆地,而且在秸秆打捆、作物飞机植保等环节机械化水平得以大幅提高,农机装备行业进入中高级阶段的特征得以全面显现。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感受着科技创新的美好。作为农机人,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更应该继续努力,为农机装备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服务广大农民,创造更加无比绚丽多彩的生活!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一板一眼说农机
2024-06-19 08:50:10
阿鱼太困困 2024-06-19 08:01:41

除了麦田里挥汗如雨,一起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岁月也是90后以前值得怀念的岁月

赞成!

发帖
阿鱼太困困
2024-06-19 08:01:41

除了麦田里挥汗如雨,一起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岁月也是90后以前值得怀念的岁月

发帖
一板一眼说农机
2024-06-18 11:06:20
不复杂 2024-06-18 09:13:10

如果以后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太高,应急抢险队都要长期配备用来救急的农机设备

麦收季节气候多变,抢收防灾至关重要。

发帖
一板一眼说农机
2024-06-18 11:05:36
一年人 2024-06-18 09:46:30

适宜收获和适宜贮藏的含水率差别那么大,就说明各种烘干的需求很紧迫~

是的。

发帖
一年人
2024-06-18 09:46:30

适宜收获和适宜贮藏的含水率差别那么大,就说明各种烘干的需求很紧迫~

发帖
不复杂
2024-06-18 09:13:10

如果以后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太高,应急抢险队都要长期配备用来救急的农机设备

发帖
一板一眼说农机
2024-06-18 08:49:23
逆水行走 2024-06-18 07:40:35

好诗~

引用的都是经典诗词。

发帖
一板一眼说农机
2024-06-18 08:48:56
魅影 2024-06-18 08:36:08

古往今来都是左翼文化阵线 才能出优质文艺作品

哈哈

发帖
一板一眼说农机
2024-06-18 08:48:33
执着 2024-06-18 08:12:04

看来农机补贴要用到的地方还很多...怎么发挥出补贴的好作用 也是个大学问

赞成!

发帖
魅影
2024-06-18 08:36:08

古往今来都是左翼文化阵线 才能出优质文艺作品

发帖
执着
2024-06-18 08:12:04

看来农机补贴要用到的地方还很多...怎么发挥出补贴的好作用 也是个大学问

发帖
逆水行走
2024-06-18 07:40:35

好诗~

发帖
阅读下一篇

2024年国产稻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分析之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一板一眼说农机
66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