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细节彰显底蕴!把好“农机颜值”关,农机企业形象,要从点滴做起

分享至

导读:毋庸置疑,每台农机都代表着生产厂家的形象。机身的样式、色调等直观的展现,承载着外观设计人员、功能研发人员、生产销售人员的智慧结晶。但是,如果在宣传推广的拍照环节,没有让产品的色泽完美呈现,让人“购买欲”减退,岂不是“行百里者半九十”?

近日闲来无事,翻看农机照片。在各省官方的农机补贴系统中,都是各农机生产厂家上传的照片,想来应该是光鲜亮丽的美照。即便没经过PS等工具美化,至少也是现实生活中的色彩。

照片来源于农机补贴系统

照片来源于农机补贴系统

对比差别明显

最先,翻看国外品牌的收割机。绝大部分照片还都不错:高端、大气、上档次!不愧是国际农机“巨头”,注重细节,在宣传方面的用图,好像也经过一定的“打磨”。此时,想起曾经采访过某国际农机巨头的外观设计人员,记得他说过:农机产品,不仅是用来干农活儿的,更是极具美学欣赏价值的艺术品!所以,要怀着打造艺术品之心,去设计农机的外观。

然后,再看国内一线农机品牌的收割机。记得在展会上看到过实物,也很“高大上”。但是,看到的照片,和展会的实物相比,颜色差距很大。也许是凑巧,看到极个别的特例。索性把这个品牌的“粮食作物收获机械”,全部都看了一遍。说是“惨不忍睹”可能过分,但说“差强人意”应该很贴切。也许还是凑巧,这个收割机厂家,不太重视形象宣传。

又看了国内另一个大牌收割机厂家的照片,比刚才那家好点儿。不过,也有个别很难激发用户“购买欲”的照片。此时,禁不住联想到截然相反的典故:我国古代“贡女”画像,画好看了,就可能会“一入宫门深似海”,再也回不来、骨肉分离。但是,此处的农机照片,正好相反:要尽量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才有可能提高成交概率,扩大销量和产值。

照片来源于农机补贴系统

照片来源于农机补贴系统

形象工程意义深远

近些年,我国农机补贴政策,不断调整、优化。“一司两站”级、各地省区级,常年不不关闭补贴农机的投档申报入口,并多次公示、公告投档结果。投档环节上传的农机照片,除了呈现在我国官方的农机补贴系统中,还被多家农机业界的媒体平台采用。甚至日益兴起的新媒体、视频号等,也多有采用。因此,可以说是一次上传,多处呈现、使用。

毕竟,在我国官方系统展现,也是国家的“脸面”。如果用“上纲上线”的说法:应该不会给国家“丢脸”。此外,这里也是个展示“橱窗”,还有厂家的联系方式,“门面工程”的照片应该不会差!一般人可能都会这样认为。所以,农机补贴系统里的农机照片,一旦上传、公开,后续的“连锁效应”就此展开。这也是顺理成章的思路。

从层级递进的角度看,补贴系统里的农机照片,先是体现着拍照人员的审美品位,同时搭载了外观设计人员的工作水平,也代表着农机生产厂家的整体形象。再因为呈现于我国官方补贴系统中,就升格到国家品牌、国家形象的级别。试想:如果农机的外观色彩,严重影响视觉美观,谁拿得出手“援外”?外贸出口订单的机会,几乎就更不用提了。

照片来源于农机补贴系统,此处仅把农机品牌标识模糊化

照片来源于农机补贴系统,此处仅把农机品牌标识模糊化

几点建议供参考

针对看到的几处明显不当用图,在此,对农机生产厂家相关人员,诚挚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尽量拍摄标准比例的“横版”照片。现在大部分人用手机拍照片,顺手、方便、省事儿,当然是竖着拍。但是,最终呈现在农机补贴系统的照片,是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较长的“横版”照片!曾看到一些“非正常”长宽比的照片,也就是直接上传竖版照片的结果:被强行“压扁”。如果不看原图,几乎很难辨认拍摄的是什么。

其次,尽量在“室外”拍摄中大型农机照片。厂房、车间、库房等室内空间,除非是“无影灯”等专业灯光,光线几乎都很难和阳光相比。在充足的阳光下,更能呈现农机表层的真实色泽。曾看到补贴系统里一些农机照片:室外阳光的光束,透过窗户照进厂房里,就像天使降临一般,格外耀眼。相比之下,真正的主角农机,显得黯淡无光,很难激发“购买欲”。

再次,如果在厂区的室外空间拍农机照片,尽量让厂区内干净、整齐。虽然只是给农机拍照,其实,也是厂区形象宣传的机会。曾看到补贴系统里一些农机照片:一眼看出厂区杂乱不堪;而且,摆满库存的农机成品,很难辨认单台“主角”农机的轮廓。试想这样的农机厂家,如何应对“空降”用户、经销商参观或管理机构检查?因此,品牌宣传从点滴做起。

照片来源于农机补贴系统,此处仅把农机品牌标识模糊化

照片来源于农机补贴系统,此处仅把农机品牌标识模糊化

第四,如果在田间地头儿拍农机照片,尽量考虑拍照的天气、时间和光线等问题。对拍照设备调节不熟练、非专业摄影人士,在逆光、焦距调节、曝光不足等情况下,拍出的农机照片,往往会和真实色彩有色差。曾看到补贴系统里一些农机照片:明显是在傍晚且阴暗处拍照,只能看到“黑乎乎”的农机轮廓;还有“逆光”拍照,导致机身颜色严重失真……

第五,“黄金分割线”构图的“画面感”。在给投档农机拍照时,一定要注意农机“全身轮廓”在照片中的比例,尽量让全身轮廓的中心点处于“黄金分割线”。曾看到补贴系统里一些农机照片:农机轮廓仅占极小比例,很难突出重点拍摄的是农机。还看到另一个极端:不留“边际”,没有任何“留白”,满屏全是“方方正正”的农机,也很难辨认拍摄的是农机。

第六,“拍照角度”尽量适合公众“审美观”。诚然,投档时上传的农机照片,角度(前面、前侧面、正侧面、后面)被限定。但是,灵活调整俯视、平视、仰视等,拍照角度或技巧,呈现出的效果,也许会有惊喜。比照各大平台、各类产品的照片,根据大、中、小型农机,高度、外形等特点,不用PS等修图工具,也可拍出光鲜亮丽“高大上”的农机照片。

结语:貌似平淡无奇的农机照片,却承载着个人、厂家的智慧结晶。对外公开的每一张农机照片,都代表了农机生产厂家的宣传口径。有些时候或场景下,在后续可能发生“连锁效应”的起点,先行严格把控“门面工程”,或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青县草皮
2024-06-27 14:10:58

手机如果能自带拍机器设备的AI自动修图算法...最合适

发帖
时光队长ai
2024-06-27 13:20:58

应该直接拍适合上架在网店的那种好图,小改进的作用太低...只是这些还需要有专门的布景

发帖
牛仙
2024-06-26 12:54:17

修图都AI自动化了,以后客户看产品都要求保障是实物直拍

发帖
X-XXXml
2024-06-26 12:17:15

拍完机器再放进ai图片生成的软件里,把视效和背景变得更精致,这种图片能符合鉴定系统上传要求么?

发帖
大喇叭收割机
2024-06-26 11:38:22

竖拍是因为短视频带来的习惯吧~

发帖
疯疯癫癫小青年
2024-06-26 11:30:02

会搞情报的话,能从一张照片里挖出很多信息

发帖
云间凤梨
2024-06-26 11:05:02

产品图够精致、接地气的差别 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电商打法

发帖
怪墙怪
2024-06-26 10:42:49

被看出厂区问题 可太致命了

发帖
月上枝头
2024-06-26 10:08:00

如果以后农机都能用着方便 外观还亮眼,说明行业是发展了

发帖
米小希baltt
2024-06-25 14:09:17

图片质量也学产品质量,外贸 内销各自俩标准

发帖
bevin84
2024-06-25 14:07:37

一些机具拍的太好,很像收到好评返现的卡片。让消费者觉得多花了些冤枉钱

发帖
一人一心
2024-06-25 13:52:49

懂视觉优势在外贸平台运营上的好处,自然会重视给产品拍好照

发帖
云朵秧苗
2024-06-25 13:41:42

形象工程应该跟着市场份额和收益盈余走

发帖
水木当锦鲤
2024-06-25 13:28:44

看似日常拍的短视频,背后的制作的专业性和投入也不低。能给机器拍出靓照 背后人员水平和场地、打光、修图也是一套班底

发帖
天下第一招财猫
2024-06-25 13:02:49

最近国产新能源汽车的设计水平和外观品味都高大上。可前提是建立在工业技术上的先进性上

发帖
魅影
2024-06-25 12:33:11

农机外观也要兴起AI视觉识别和自动生成外观图了?

发帖
阅读下一篇

四部门部署抗高温抗干旱保夏播保全苗工作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流落江湖
2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