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病虫害科普】稻瘿蚊的危害与防治

分享至
图片




稻瘿蚊的危害与防治

病虫害科普




#01


分布与危害



稻瘿蚊是亚洲稻区的主要水稻害虫之一,在我国的发生区包括湖北、湖南、浙江、江苏、江西、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地的山区晚稻上为害较重。

图片

在我国,20世纪40~50年代稻瘿蚊在南方山区、丘陵地区发生并间歇性暴发成灾,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造成的危害明显减轻,70~80年代因耕作制度的改变,杂交稻在我国全面推广,双季稻、中稻、单季稻等多种稻作在有些地方同时存在,给稻瘿蚊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生态环境条件,使该虫由间歇性暴发成灾发展到常年发生为害,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发生范围进一步向北扩展,而且开始在平原稻区发生,为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后,全国每年水稻的受害面积约100万hm2,损失稻谷10多亿kg。

图片

广西是我国稻瘿蚊发生最重的省份。20世纪50年代42个县(市)有该虫发生。1960年全自治区农作物病虫害普查,发现62个县(市)有该虫发生,主要分布于丘陵山区的阴凉山冲稻田和冷水田,间歇性零星轻度发生为害,每年发生2万~2.67万hm2,高者8.67万hm2,损失粮食130万~160万kg。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稻瘿蚊发生区域扩大至70个县(市),年发生面积约10万hm2,占当时中、晚稻面积的6%~8%,局部小面积成灾,每年造成稻谷损失800万~1000万kg。80年代中期以来,稻瘿蚊由局部性、间歇性发生变为普遍、经常发生,从丘陵稻区向平原稻区蔓延,由南向北扩展,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发生分布区域达76个县(市),每年发生面积达33.33万~40万hm2,占中、晚稻面积的30%以上,年均粮食损失约4000万kg。1988年,全自治区稻瘿蚊特大发生,中、晚稻受害面积43.06万hm2,损失稻谷1.03亿kg。1991年广西大新县稻瘿蚊大发生,发生面积为9.07万hm2,占中、晚稻面积的67.3%,共损失稻谷130万kg。1993年广西富川县莲山乡莲塘桐有233.33hm2水田,农民害怕稻瘿蚊再度大发生,只种晚稻2.33hm2,其余田块全部撂荒。灾区一些干部群众视“标葱”为不治之症。2003年晚稻期间,广西灵川县石子岭村稻瘿蚊严重发生,9月中旬调查,有85%的稻田受稻瘿蚊为害,其中为害严重面积约6.67hm2,占晚稻种植面积的54.1%,为害率一般为15%~30%,高的达50%~60%;10月上旬调查有效穗,约有5.33hm2每丛平均有效穗为4~5穗,约有1.33hm2每丛平均有效穗只有2~3穗,受害田块每丛平均有效穗为正常田块的25%~40%,减产幅度为60%以上。广东省每年稻瘿蚊发生面积6万~7万hm2,损失稻谷4500万~5250万kg。福建、江西、湖南等地稻瘿蚊间歇性猖獗为害。由于该虫钻蛀为害,前期为害症状不明显,植株生长点一旦受破坏,只能成“葱”,不能成穗,药剂防治难度大,在严重发生区,常造成连片失收。


#02


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

1.清除越冬寄主 稻瘿蚊越冬寄主有李氏禾、落谷苗、再生禾等。越冬稻瘿蚊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羽化,冬后虫量多少与越冬寄主的存活率直接相关。因此,在稻瘿蚊发生区,单季稻田于4月中旬前,双季稻田于3月底前清除越冬寄主尤显重要。稻瘿蚊一般只以一龄幼虫在田边李氏禾或田间再生苗和落谷禾上越冬,在晩稻收割后至4月底双季早稻播种前,发动农民对冬闲田全面开展翻耕晒白、灌水溶田、田边“三面光”等,以有效降低越冬虫量。越冬寄主清除实施得力,能够有效降低望年一、二代稻瘿蚊的发生量,推迟型年一、二代稻瘿蚊的发生为害时间、翻耕晒白,灌水溶田等农田耕作措施还同时有效地杀灭了田间越冬螟虫等残留稻桩中的各种虫源。

图片

2.栽培避蚊 水稻遭受稻瘿蚊为害的敏感生育阶段是秧苗期至分蘖末期。栽培避蚊的原理就是通过调整水稻播植期,使水稻易受稻瘿蚊侵害的生育敏感期与稻瘿蚊的各代幼虫为害高峰期错开。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福建省沙县根据水稻品种特性,选择汕优82、佳禾早占、特优63、优明86等水稻优良品种,将双季早稻、中稻、单季晚稻的播种期提早至3月15日前,这样,至6月25日第三代稻瘿蚊盛发前,水稻生育期已进入抗稻瘿蚊为害的幼穗分化三期,从而避开第三代稻瘿蚊幼虫为害。

3.集中育秧 秧田期集中育秧不仅有利于培育健壮秧苗,而且可以避免分散育秧时,散落田间的秧苗受到稻瘿蚊产卵侵害。集中育秧还可以减少施药面积和用药量,秧田期稻瘿蚊的及时防治还可避免秧田内的稻瘿蚊通过移栽扩散到本田。

4.加强肥水管理 增强水稻抵抗稻瘿蚊侵害的能力主要采取在湿润稀播培育壮秧或旱育秧、软盘育秧等技术的基础上,插足苗数,施足基肥,早追肥,施重肥,促低位分蘖。在单季稻、烟后稻、连晚田视虫情需要,药、肥、除草剂同时施用,发挥水稻自身的抗害补偿能力,可压低出“葱”率。如连城1994-1995年,在抓好培育壮秧、施足面肥、早施追肥促早发、当茎蘖数达期望穗数85%~90%时立即烤田等技术措施基础上,于防治第四代的同时补施速效钾、氮素肥或氮、磷、钾复合肥,达到控害增产目的。


2


生物防治

稻瘿蚊的主要天敌是寄生蜂,有寄生于卵和幼虫上的黄柄黑蜂、黄斑长距小蜂等。采取湿播早育,培育老壮秧,使秧田小气候干燥,改善生态环境,以利于寄生蜂活动。

图片


3


物理防治

稻瘿蚊成虫有趋光性,对蓝光、荧光较敏感。在生产上可以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杀虫灯辐射半径80m内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较理想,可以有效降低稻瘿蚊成虫的种群密度及后代的发生数量。


4


化学防治

稻瘿蚊的药剂防治必须在预测预报和防治指标的指导下进行。施药适期为秧田在立针期至1叶1心期,本田在开始分蘖到转入幼穗分化期。防治指标为间接防治指标,以主害代的前一代“标葱”带有效虫源为依据,如在水稻分蘖初期,阴雨天多,田间带活虫的“标葱”达2%~3%时施药,加上天敌控制因素,若寄生率达40%,则“标葱”率可放宽到3%~5%施药防治。防治稻瘿蚊应选用具触杀、胃毒和内吸性能的药剂品种,如每公顷10%灭线磷颗粒剂1500~1800g,或5%毒死蜱颗粒剂1300~1500g等,施药方法为用适量细泥沙混匀撒施,施药时要保持有浅水层。施药次数应视害虫发生数量、药剂种类及持效期,降雨情况和品种成熟期等因素而定。


本文来源:《中国农作物病虫害》

文字与图片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END -


出品:东风井关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病魔无情人有情,威马工会暖人心——因病困难员工补助金发放仪式圆满完成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东风井关
128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