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总体目标,精准高效落实农机惠农补贴政策,积极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着力提升农机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经营水平,持续加强教育培训与农机安全监管,促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亮点频现。
一、落实农机惠农补贴规范高效
通过政策宣传、购机引导、机具审核、补贴服务、风险防控“五到位”举措,落实落细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2024年下达鄠邑区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共628万元,其中用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00万元,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兑付599.98万元,补贴政策惠及农机户547户,机具数量630台。在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方面,全面梳理辖区内老旧农机数量与分布,建立详细信息台账,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提高农民知晓率与参与度。同时,优化操作流程,构建完善的回收网络与监管体系,杜绝报废农机回流市场,保障补贴资金安全规范使用,推动农机报废更新工作高效有序开展。2024年下达鄠邑区报废更新补贴超长期国债资金65万元,中央补贴资金用于报废补贴切块资金28万元。报废老旧农业机械61台,受益农户45户,计划兑付报废补贴金额73.9万元,顺利完成2024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工作任务,加快了老旧农机更新换代,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智慧农机平台实现精准调度
按照“平战结合”“平急两用”的原则,率先在全市建立智慧农机调度指挥平台,并设立微信小程序便捷入口,方便移动场景下操作,打通了农机合作社、农机手、农户的信息壁垒,推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一是实现农业机械的实时追踪、状态监测和远程调度,精准掌握每台农机的位置、工作状态及作业效率,从而进行合理调度,确保农机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作业,有效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提供远程培训和指导,提高操作技能,确保农机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三、区域农机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一是成功创建省市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培育并成功创建省、市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各1个。其中西安市鄠邑区泽润渼陂农机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西安鄠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市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为全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农机驾驶员无纸化考场新升级。驾驶员通过电脑无纸化考试,只需输入考试号和个人身份证号即可登录网上考试系统,进行在线作答,自动评判,提高了考试效率,增强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为培养高素质的农机驾驶员队伍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农机应急队伍与保障体系不断优化。成立农机应急作业队18个、农机应急服务队13个、农机应急保障队11个,组织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械等4000余台;投放抽水泵、电焊机等应急救援设备27类182台件;全力开展抢收抢种作业,确保了粮食安全。
四、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2024年,鄠邑区探索“四动”模式,推动新机具新技术推广:一是免费投放机具,拉动新技术推广;二是利用专项资金补助,撬动新技术推广;三是紧抓试验示范,带动新技术推广;四是采用现场观摩培训,推动新技术推广。全年共投放果园履带自走式喷雾机2台、安装农机自动驾驶系统9套;落实专项资金用于机具补助79.3万元;建立各类示范田32个,举办现场观摩会及田间日活动6次,全面带动全区全年推广小麦联合收割机79台、玉米收割机14台、小麦宽幅沟播机5台、玉米“5335”增密度播种机7台、植保无人机16台,成效明显。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五、农机项目资金争取再创新高
2024年农机项目在争取资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再创新高。2024年上级拨付项目资金361.2万,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28万元,争取2024年鄠邑区报废更新补贴超长期国债资金65万元。农机购置及补贴作为重要的惠农政策,不仅直接减轻了农民的购机负担,还激发了农民购置和使用先进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农机项目争取资金的增加还促进了农机服务体系的完善,包括农机维修、培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使得农机服务更加贴近农民需求,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农机1+3+6+N成功入选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近年来,鄠邑区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现代化号召,整合全域农机化产业优势,全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率先在全省建立了“1+3+6+N”秦创原智慧农机装备协同创新平台。充分借助全区农机研发平台,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主体和人才积极性,趁势推动“一带一路”和“双创中心”建设,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立足农业生产发展需求,突出栽植、中耕、植保、施肥、除草、灌溉等环节,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加快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融合发展,推动科技成果实践转化,成功入选全省第三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七、农机培训模式开辟新赛道
针对农机手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鄠邑区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集中培训、现场演示、微信群、小视频等,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4年,持续创新培训模式,开辟新的赛道,围绕主导产业分别建立粮食、果业、蔬菜3个农机田间课堂等,建立了农机+农技+合作社+农户的帮带技术服务体系,真正实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目标。实现了培训方式、环境大跨越,使机手能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和应用理论知识,全年累计培训机手3142人次,真正培养知农爱农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澎湃的发展动能。
八、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
鄠邑区在推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生产源头管理,积极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农机年度检验、驾驶员考核等,确保农机生产安全无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为农业现代化贡献了积极力量。一是全面建立健全农机检验制度。创新性开展农机“动态检”、“地头检”、“入户检”,确保农机性能良好,为农机安全作业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严把农机驾驶员考试关。切实保障考试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提升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持证率,减少农机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三是常态化开展农机安全检查。深入乡村、农机合作社、田间地头,对农机具进行全面“体检”,排查隐患。加大检查力度,及时纠违,确保农机生产安全无事故。四是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宣传培训及警示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九、果蔬产业机械化取得新进展
一是利用专项资金,免费投放植保机器人于果业园区,开展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二是组织召开蔬菜生产机械化田间日活动,现场演示起垄、籽粒播种、叶菜收获等机械化技术;三是组织召开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田间日活动,现场展演果枝粉碎、割草等机械化技术,同时对新研发的智慧葡萄采摘机器人样机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示范,现场展示演示,进一步推动了果蔬产业机械化,提高了其标准化管理水平及果蔬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鄠邑区将以迎难而上的信心、驰而不息的恒心、奋发有为的决心,继续奋楫笃行、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力谱写农业机械化鄠邑新篇章!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