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位于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新寺村的汇吉蔬菜智能化种植农场,一排排现代化的连栋大棚整齐排列,灌排、防虫网、电动遮阳帘等设施一应俱全。温室大棚内,各类绿叶菜长势喜人,一片翠绿色在冬日里看得人格外舒心。“我们的设施栽培面积大约200亩,目前一大半已经种下各类绿叶菜,主要是小青菜、菠菜、鸡毛菜、生菜、杭白菜等市民比较欢迎的品种。”基地负责人王洪武介绍。
前两年,新寺村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申报了上海市都市农业项目,在市、区两级专项补贴的资助下,打造了占地超300亩的高标准蔬菜基地。2024年,新寺村又引进了达汇农业和多吉利德两家企业,三方联手,拿出菜田、农艺、农机等各自优质资源,共建了蔬菜智能化种植农场,积极推动绿叶菜种植“机器换人”,探索农机农艺融合之路,助力上海“菜篮子”稳产、保供、优质。
“我们采用分布式栽培的方式。”王洪武表示,利用多吉利德集约化生产的优势,绿叶菜幼苗先在植物工厂完成育苗的环节,再移栽到这里种植,“这样一来成菜的周期缩短到30天左右,一年可以种8茬,产能翻了一倍。”不仅如此,通过移栽的方式,杂草和病虫害的问题也相应减少了,能够降低管理成本和难度,同时也能减少土壤肥力的消耗。
在“机器换人”方面,农场发挥达汇农业在农业机械研发上的优势,推出一系列智能化农机,“这是我们自研的纯电驱动履带式智能拖拉机,通过性和爆发力较强,且凭借前后分布的双电机,能够为驱动和作业各自分配一台电机,通过软件控制,有效提高作业效率。”王洪武介绍,拖拉机后部的三角液压悬架还能搭载不同功能模块,包括现阶段拖拉机后挂的一些农机具也能继续使用,让一些老的农机也不至于完全荒废,还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每一个品类的蔬菜,农艺和配套的农机都不同,传统的大棚种植很难做到同时种植,而我们农场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大大小小20多台智慧农机,可以满足多种绿叶菜的同时种植并实现全程机械化。”王洪武表示,开春之后会加快各类绿叶菜的移栽速度,等到今年6月,基地内相关机器、人员完全到位,再经过调试、磨合,整个农场的智能化设定完成后,蔬菜智能化生产将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未来,新寺村还将以汇吉蔬菜智能化种植农场为平台,向周边村民提供蔬菜机械化种植栽培服务等,加速现代农业区域化发展。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