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径新模式,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和燃料化利用,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记者日前在姚家集街武汉运泰宏益包装材料厂仓库看到,里面整齐摆放着一排排稻草垫和组合草支垫。据介绍,该厂以稻草为原料,主要加工“草支垫”,代替枕木和橡胶垫,作为铁路部门和钢厂运输厚重钢材时的支护垫。
多年来,工厂与农业种植企业、农户签订原料收购合同,通过对废弃秸秆再加工,变成有价值的产品,实现农业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
武汉运泰宏益包装材料厂负责人裴宏权:“年用秸秆量平均5000吨的样子,这个从96年我们投产以来,近30年时间累计使用本区秸秆在15w吨左右。”
除了原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也是黄陂区秸秆综合利用的一大亮点。在鹿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这里1200头肉羊所食用的粗饲料主要成分来自小麦秸秆和青贮玉米。2024年企业扩大养殖规模,收购各类秸秆3000吨以上,不仅降低了畜牧养殖饲料成本,也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
黄陂区鹿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成涛说:“多用秸秆饲料,少用精饲料的情况下,羊的生长周期会变长,长势会变慢,但是羊肉的品质会更好,风味会更佳。”
黄陂区是秸秆资源大区,常年农作物复种面积约100万亩,秸秆资源量约40万吨。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响应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多措并举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15%,让秸秆变废为宝,把“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黄陂区农业农村局种业与科教科工作人员万建兵说:“2025年,全区将持续推进秸秆全量化利用,大力推广秸秆科学还田,引导秸秆捡拾打捆作业服务,扶持秸秆产业化领域利用,壮大培育一批秸秆还田、秸秆收储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利用主体,力争年秸秆还田示范面积15万亩以上,秸秆产业利用示范量突破5万吨,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https://www.img.nongji1958.com/njyjc_ico.jpg)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