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2025年中国农机市场预测:小幅反弹背后的多元动力

分享至

近年来,中国农机市场经历了起伏不定的历程,但2025年有望出现小幅反弹。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效应,包括政策的强有力支持、农民设备更新的迫切需求以及跨区作业减少带来的市场调整。

一、政策环境:多重利好叠加,助推农机市场复苏

2024年以来,中国农机装备行业迎来了一系列政策“强音”,为2025年的市场反弹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政策不仅涉及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还包括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业振兴行动的推进,旨在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 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

《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强化粮食机收减损”,要求制定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机收减损技术指引和机收作业质量标准,推广高效低损收获机具。中央财政通过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推广购置使用高效低损收获机具、粮食烘干机及成套设施装备、履带式收获机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减少粮食收获环节的损失。

2.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扩围支持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报废并更新购置采棉机,单台最高补贴由3万元提高到6万元;报废2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单台补贴额由1000元提高到1500元。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更有保障,为农民更新农机设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业振兴行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为农机市场的复苏提供广阔空间。

二、农民需求:设备更新迫在眉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对高性能、智能化农机设备的需求日益迫切。在多重政策利好下,农民更新农机设备的意愿增强,为农机市场的反弹提供了强劲动力。

1. 设备老化与更新需求

经过多年的使用,许多老旧农机设备已经接近或达到报废年限,性能下降,故障频发。农民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作业成本,迫切需要更新农机设备。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农民更新设备的经济负担。

2. 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

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使得土地逐步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集中,形成了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对农机设备的需求更加迫切,推动了农机市场的复苏。同时,土地流转也带动了农业机械渗透率的提升,进一步扩大了农机市场的需求。

3.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农民为了应对劳动力短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倾向于使用农机设备替代人工作业。这一趋势将推动农机市场的持续增长。

三、市场调整:跨区作业减少,推动市场结构优化

跨区作业曾是中国农机市场的一大亮点,但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跨区作业面积逐渐减少。这一变化虽然对部分农机服务商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也为农机市场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契机。

1. 跨区作业面积减少

近年来,中国农机跨区服务面积出现了明显下降。以2024年为例,跨区机收面积比2023年减少了约700万公顷,下降幅度达19%。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使得部分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更加集中,减少了跨区作业的需求。

2. 市场结构调整与优化

跨区作业面积的减少,促使农机市场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一方面,农机服务商需要更加注重本地市场的开发和维护,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农民也需要根据自身的种植需求,选择合适的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一过程中,高性能、智能化的农机设备将更受农民青睐。

四、行业趋势:高端化、智能化成为发展方向

在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下,中国农机装备行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不仅提升了农机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也推动了农机市场的转型升级。

1. 高端化趋势明显

随着农民对高性能农机设备的需求增加,农机装备行业正逐步向高端化方向发展。高端农机设备具有性能稳定、作业效率高、故障率低等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种植需求。同时,高端农机设备也代表了农机装备行业的发展方向,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 智能化水平提升

智能化是农机装备行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机设备正逐步实现智能化。智能化农机设备能够实时监测作业状态、调整作业参数、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还能够降低能耗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将推动农机市场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五、头部企业表现:抢滩国内外市场,展现强劲竞争力

在行业复苏和政策支持的双重利好下,中国农机装备行业的头部企业正积极抢滩国内外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

1. 国内市场份额扩大

随着农民对高性能、智能化农机设备的需求增加,国内农机装备行业的头部企业正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这些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措施,赢得了农民的信任和青睐。同时,这些企业还积极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 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

在国内市场份额扩大的同时,中国农机装备行业的头部企业也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这些企业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同时,这些企业还针对国外市场的需求,研发适合当地种植的农机设备,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六、未来展望:多重因素叠加,农机市场有望迎来新增长

展望未来,中国农机市场有望在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下迎来新增长。政策环境的优化、农民需求的提升、市场结构的调整以及行业趋势的发展都将为农机市场的复苏提供有力支撑。

1.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未来将有更多支持农机装备行业发展的政策出台。这些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机制,降低农民更新设备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将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行动等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 农民需求不断提升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对高性能、智能化农机设备需求的增加,未来农机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农民将更加注重农机设备的性能和效率,推动农机装备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3. 市场结构进一步调整

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未来农机市场的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跨区作业面积的减少将促使农机服务商更加注重本地市场的开发和维护;同时农民也将根据自身的种植需求选择合适的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行业趋势持续发展

高端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农机装备行业的发展方向。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机设备将实现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这将推动农机市场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2025年中国农机市场有望在政策给力、农民设备更新需要以及跨区作业减少等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下迎来小幅反弹。未来,随着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农民需求的不断提升、市场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以及行业趋势的持续发展,中国农机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90后小许
2025-02-08 10:23:31

跨区如果减少,农机服务商日子不好过

发帖
李春霞闪闪发光
2025-02-08 09:13:08

想法都好,落实难

发帖
阅读下一篇

2024年玉米收获机补贴销量及近3年补贴玉米收获机市场变化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我的农场
214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