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以市场需求和绿色发展为导向,构建多样性、规模化的产业格局,让中药材产业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
眼下正是中药材收获季节。走进沁茂种植专业合作社千亩药材基地,浓浓的药香扑鼻而来,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挖药机平稳驶过田间,一根根中药材破土而出。看到满地品相优良、品质上乘的药材,合作社负责人徐国安的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
“这片地种的是桔梗,亩产能达到4500斤左右,目前正在和安徽的客商洽谈,过两天就可以组织发货了。”徐国安介绍说。
据了解,乌额格其苏木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工作,2023年,苏木政府通过“政府+企业+农户”模式,将白音花嘎查1500亩退耕还林土地承包给扎鲁特旗沁茂种植专业合作社,用于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合作社累计投入资金850万元,盘活嘎查土地资源的同时,为种植户发放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定期回收药材,解决了种植户没技术、没品种、没销路的难题。
“经过合作社的指导,药材产量和收入都很好,亩产1000多斤,收入2000多块钱。”村民李树青说。
风起草原,药香芬芳。为实现中药材产业从“一株草”到“一条链”的全产业链发展,近年来,乌额格其苏木积极筑巢引凤,将中药材作为助力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建成1400余亩药材基地,连片打造3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配套建设500平方米中药材加工车间,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助推乡村振兴。
苏木党委副书记马朝鲁蒙表示:“下一步,苏木将盘活白音花、乌额格其2个嘎查的土地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带动100余人就近就业,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
道地药材贵在“地道”,种好苗好药材好。近年来,扎鲁特旗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依托资源禀赋,通过头雁示范探索致富新路子,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以市场需求和绿色发展为导向,构建多样性、规模化的产业格局,让中药材产业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截至目前,全旗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8万亩,分布在20个苏木镇场,有桔梗、黄芪、黄芩等16个品种,其中北苍术近1万亩,亩产量在3500—4000斤,为打造“中国北苍术之乡”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