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蓝莓飘香采摘忙!苏五登打造\"数字蓝莓\"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分享至

当下,正值蓝莓成熟的绝佳时节。近日,当我们缓缓踏入位于楚雄市子午镇罗只碑村苏五登小组的楚雄市金沃科技有限公司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一盆盆蓝莓摆放整齐,种植大棚,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即刻在眼前徐徐展开。基地内一列列悉心养护的盆景蓝莓树,枝叶繁茂仿若绿色的瀚海,每一片叶子皆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向人们叙说着生命的传奇,展现着蓬勃旺盛的姿态。那一簇簇覆着白霜的蓝莓果,恰似一颗颗珍稀的珍珠,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

这些蓝莓果,颗颗饱满,其上的白霜仿若大自然为其披上的轻柔纱巾,于阳光的映照下愈发璀璨耀眼,令人不禁心生向往。村民们于其间忙碌穿梭,共同构成了一幅如火如荼的劳动画卷。

部分村民手持篮子,目光专注且敏锐,迅速且精准地采摘着成熟的蓝莓果,其动作娴熟流畅,犹如在进行一场与时间竞速的竞赛;另有部分村民则弯腰俯身,仔细查看蓝莓树的生长状况,为其修剪枝叶、清除杂草,面容之上尽是认真与专注。他们的欢声笑语在大棚中回响,每个人的脸上皆洋溢着丰收的欣悦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以前,这片地可能就是普通的农田,种着传统的庄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业技术不停进步,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现代化、大规模的蓝莓种植基地。这一变化,不光给当地带来了挺多的钱,也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了把劲。它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收入多了,生活也好了。同时,还引来了好多游客和商家的注意,给当地的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办法。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到乡村生态环境变好,这片蓝莓种植基地都起着重要作用,成为了楚雄市子午镇罗只碑村苏五登小组发展的一张璀璨名片。

“我早上八点就来摘蓝莓啦,中午还得抽时间去法邑小学接送孙女上下学。虽说这过程有点忙有点紧张,可就算这样,一天能挣 100 块钱呢,挺不错的。”正在忙着采摘的苏五登小组村民王应菊,脸上全是满足的笑,特别有兴致地说着。

王应菊一边很熟练地摘着蓝莓,一边接着讲:“以前可没这样挣钱的机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有份工作,还能照顾孙女,真是太幸运啦。每天看着这些蓝莓,心里可踏实了。虽说累点,但是一想到能有不错的收入,啥都值了。”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对这份工作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盼望。

对于王应菊来说,这份工作不光是能挣钱,还是让生活变得更充实的办法。她摘蓝莓的时候,感觉到了劳动带来的那种满足。看着一颗颗饱满的蓝莓被自己摘下来,她就好像看到自己为家里做的贡献越来越多。接送孙女上学放学,这是她对家里人的关心和负责;在蓝莓园里辛苦干活,是她想给家里创造更好生活条件在努力。虽说每天的日子又忙又累,但是这种靠自己双手创造出价值的感觉,让她心里充满了力量和希望。在她看来,自己被晒黑的皮肤,那是勤劳的成果,是为了家庭和生活奋力拼搏的见证。

“是呀,摘蓝莓既不费啥劲,也不影响家里的事,还能挣 100 块钱。”在旁边采摘的村民陈蕾接着话说道,她脸上挂着朴实的笑,“咱们这活儿啊,轻松自在,既能把家里的事都处理好,又能赚一份不少的钱,多棒呀!”两人有说有笑的,气氛特别欢快、融洽。说着说着,腰上的采摘篮就装满果子了。就见她们很熟练地把蓝莓从采摘篮里拿出来,然后,小心地倒进旁边的大筐里。那一颗颗饱满的蓝莓在筐里滚来滚去,好像在说着丰收有多让人高兴。陈蕾站直了身子,擦掉额头上的汗,看着满筐的蓝莓,眼睛里都是欣慰和满足。

据楚雄市金沃科技有限公司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总经理顾立新介绍:云南金沃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 2012 年 11 月 6 日,注册资金达壹仟万元整。2013 年 8 月 25 日,公司与楚雄市子午镇罗只碑村委会七个村民小组签订 670 亩的租地合同。公司对冷水坝水库予以扩容改造,使之成为可蓄水 12 万方的小型水库。此外,另有蓄水量 80 万方的丰收坝水库可供调水,灌溉用水难题由此得以彻底化解。基地集中成片,利于推行集约化经营,且与周围农户住宅保持一定距离,既互不干扰,也便于周围农户前往基地务工。附近村子的可用劳动力难以满足基地最大用工需求,基地已建有 1000 余平方米的工人住房,能够容纳 360 名工人居住,可提供食宿以利对外招工。

2013 年,楚雄市金沃科技有限公司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签署《技术合作协议》,由张红军副研究员牵头组建课题组,负责相关技术的研发与指导工作。2017 年,公司与王文辉教授展开合作,且经云南省科技厅审批设立专家工作站。2014 年初,公司第一期 570 亩基地完工。在此期间,建成钢架大棚 19600 平方米,种植夏普蓝、密斯蒂、奥尼尔等蓝莓南高丛品种 18000 余株,同时露地种植灿烂、粉蓝等蓝莓兔眼类品种 112000 余株。2015 年初,公司第二期再度租地 100 亩,建设钢架大棚 46000 余平方米,种植密斯蒂、奥尼尔等蓝莓南高丛品种 36000 余株。

至此,基地种植总面积达 670 亩,种植蓝莓 166500 余株。2015 年 6 月,公司构建起集预冷、冷藏、冷冻、分选包装功能于一体的冷库,面积达 1000 平方米。2015 年,蓝莓鲜果产出量约为 120 余吨。2016 年,产量约为 150 余吨。2017 及 2018 年,树体步入丰产期,然而厄尔尼诺气候现象频繁出现,降雨致使鲜果上市量有所减少。2017 年,基地产出 250 吨鲜果、300 吨冻果;2018 年,基地产出 400 吨鲜果、100 吨冻果。2020 年至今,每年鲜果产出量达 320 吨。

据公司总经理顾立新介绍,楚雄市金沃科技有限公司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秉持舍得技术投入、坚持科技领先、生态立本的理念,在改良土壤方面采用极为极端的换土法,规避了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重金属残留超标的缺陷;在云南率先注重树体修剪,采用并逐步总结完善水肥一体化技术。正因如此,除却树体长势迅猛外,果子品质亦更为优良,愈发甘甜爽脆、个大饱满,花青素含量亦更高,产量更是远超同期建设的基地。每年 2 月中型蓝莓正式开采。蓝莓成熟季到来之后,每日都会聘请200 余名附近村民参与采摘工作。

须知,人工采摘此般方式独具长处,能够最大程度地护佑蓝莓果上那层薄薄的白霜。这层白霜于蓝莓而言意义非凡,它仿若一层天然的防护膜,有效地留存了蓝莓的水分和养分,进而保障蓝莓的新鲜度,令其口感更为鲜美,品质更为卓越。故而,每年一到蓝莓采摘的时节,公司都会招募众多工人来采摘蓝莓。不仅如此,在挂果之前,诸如剪枝之类的日常维护工作亦极为重要。为达成这些工作,公司同样聘请了 60 余名工人,他们无一不是附近村民。通过这般方式,切实助推了附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使村民们无需背井离乡,便能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近年来,楚雄市自然资源局在经济发展的路上一直想新办法、找新路子,使劲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积极采取行动,靠着特色产业发展来帮助农旅融合。在用地保障这方面,认真做调研,好好规划土地资源,保证特色产业项目能有足够合适的土地,给企业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在基础设施配套这块,更是特别用心,加大投入,把道路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网络这些设施弄完善,给产业发展创造好条件。

不仅如此,楚雄市自然资源局还帮着企业流转土地。他们出台相关政策,把手续流程变简单,给企业解决土地流转当中遇到的难题,让企业能顺顺利利地拿到需要的土地资源,搞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同时呢,他们还积极搞农旅融合的宣传工作,通过好多渠道和平台,到处宣传当地的特色农业和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因为这一系列的做法,产业发展得更稳更好了,农民就业机会多了,收入也增加了。特色产业发展得好了,给当地农民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多挣钱,生活也过得更好了。

文章来源:楚雄市子午镇人民政府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普洱市“农机3•15”活动启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生态云南
63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