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作为经典“4P营销理论”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宣传(Promotion)中的四大要素之一,是商品交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归根结底,所有营销活动都是围绕着价格和价值展开的。
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适度的价格策略是促进销量提升的有效手段,但是,价格竞争必须适度,一旦陷入低价恶性竞争就容易引发经营质量下降的连锁反应,换种说法,打价格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低效手段,是市场竞争中的无奈之举和下下之策。
在农机市场进入低速运行的时下,行业增速和利润水平均回落至机械工业产业14个子产业的末尾位置,传统产品的严重饱和与供给过剩,刚性增量需求的大幅缩减,令企业之间的市场份额争夺愈加激烈,农机产业的多数产品领域都面临了“僧多粥少”的白热化争夺局面,于是乎,同类产品之间的价格竞争就愈演愈烈。比如,国内近两年的拖拉机市场,各品牌之间的竞争焦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价格因素上,尤其是150马力以下成熟产品,二三线品牌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冲击市场,抢占市场份额。
但是,有一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那就是国内大中拖产品的作业故障率大幅增加,在众多故障中,驱动桥、分动箱以及传动轴故障相对较多,同时,底盘故障率更是居高不下,应该说,拖拉机产品整体品质在下降,是一种可怕的现象。
按照阿尔巴德定理,市场是围绕着需求转动的。
近年来,国内农业种植结构正在进行大幅调整,传统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向经济作物、畜牧作物等过渡明显,与之对应的作业机械需求也随之发生调整,这就引发了两个现象,一个现象是传统品类需求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另一个现象就是新兴品类不断衍生,需求持续满足。显现在农机市场竞争格局上,已经形成巨大体量的多数传统产品份额出现下降,形成了“洼地”,而小众产品的新生力量尚处于成长期,不能及时填充,市场刚性需求出现乏力,产业运行速度回调且竞争加剧。
应对新的挑战,我们在接受需求下降的同时,必须直面用户对产品品质追求上升的现实,所有农机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产品品质过硬是用户品牌认可的恒久定律,在商业竞技场上笑到最后的,必定是产品品质过硬的品牌和企业。
可以肯定地讲,在今后的几年内,农机市场低速运行的态势必将持续,所有农机企业都面临着客户和有限资源的残酷争夺,这种背景下,价格竞争必不可免。
但是,无论如何,决不能因为降成本、压低市场销售价格而降低产品品质,更要避免进入低价格恶性竞争的怪圈。农机企业要把更大的精力放在技术创新、用户需求满足、产品可靠性提升、减少浪费与个性特征产品打造上,要找准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的发力点,努力打造专属自身优势。
不管市场如何变化,产品始终是决定企业胜败的最核心因素,在营销策略上,农机企业“品质向前,低价向后”的逻辑顺序不能更改。
事实上,生存长久的企业从来都不是在低价竞争上“耍小聪明”,而是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收支平衡点,在打造高性价比上做文章,既确保产品品质过硬,又持续不断地筑造专属品牌的价格优势壁垒,在擅长领域做到数一数二,实现可持续增长与不停歇的进步。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