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机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一些农机产品已经进入报废更新状态。随着农机报废更新系列政策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产品升级和需求两旺的发展步伐。
2012年,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开始在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等11个省(市、区)进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2015年,试点地区扩大到17个省(市、区)。2016年,继续在17个省(市、区)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而且尚未开展试点的省份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开展,鼓励非试点省份结合本省实际开展试点,加快淘汰老旧农机。
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商务部印发《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替代三部门2012年制定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指导意见》。新《意见》的出台,开启了我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工作的新篇章,标志着报废更新补贴工作由试点进入了全面实施的新阶段。新《意见》将报废机具种类由原来的2种扩大到《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除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外,各地结合实际将水稻插秧机、机动喷雾(粉)机、机动脱粒机、饲料(草)粉碎机、铡草机等纳入中央财政资金报废更新补贴范围,进一步明确了报废补贴机型、补贴标准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中指出,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结合农业生产需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阶段,扎实推进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
2024年6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提出持续实施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农机结构调整,提升农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新增播种机、农用北斗辅助驾驶系统,同时联合收割机也从稻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扩展到全部粮棉油糖使用的联合收割机,并允许各省份在中央资金和省级法定支出责任外,自行选择2—3个报废农机种类进行补贴。最高报废补贴标准有所增加。对区域特色强、使用范围小、市场价值高的采棉机和甘蔗联合收获机,单台农机报废补贴额原则上分别不超过3万元、2.5万元,其他农业机械单台农机报废补贴额原则上不超过2万元。
2024年9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补充通知》,在《关于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规定的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含粮棉油糖等作物联合收割所用机械)、水稻插秧机、农用北斗辅助驾驶系统、机动喷雾(粉)机、机动脱粒机、饲料(草)粉碎机、铡草机等9个农机种类基础上,聚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结合实际自行确定不超过6个机具种类新增纳入报废补贴范围。新增纳入报废补贴范围的机具种类,按《通知》规定测算确定报废补贴标准,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不超过2万元。报废20马力以下拖拉机,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由1000元提高到1500元;报废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播种机并新购置同种类机具,按不超过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不超过3万元;报废并更新购置采棉机,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由3万元提高到6万元。
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文中指出,将水稻抛秧机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参照水稻插秧机报废补贴政策予以支持;报废并更新购置采棉机,报废最高补贴额由单台6万元提高至8万元;将田间作业检测终端、植保无人机、粮食干燥机(烘干机)、色选机、磨粉机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由各地区按照规定测算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各地区可自行确定的报废更新补贴农机种类范围上限由6个提高至12个。
2025年2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好2025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文中指出,要求继续实施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力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加快农机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报废补贴范围,在原有9个农机种类基础上将水稻抛秧机、田间作业监测终端、植保无人机、粮食干燥机(烘干机)、色选机、磨粉机新增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同时各省份可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推进“优机优补”“有进有出”,结合实际将自行确定的报废更新补贴农机种类范围上限由6个提高至12个。继续实施2024年提标准相关政策,再次提高部分重点机具补贴标准,报废水稻抛秧机并新购置同种类机具,按不超过50%提高补贴标准;报废并更新购置采棉机,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由6万元提至8万元;报废并更新农用北斗辅助驾驶系统、田间作业监测终端、植保无人机,按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
一系列报废更新政策的出台、实施,将推动农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给中高端产品的持续发展迎来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