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号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国产高性能免耕精量播种机、农业R150无人车、山地果园轨道运输机……“三农这十年——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展”近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向公众开放,展示了一系列农业农村领域的硬科技。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4.5%提升到2021年的61.5%,农业机械化正在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加快升级。
多种新型农机亮相
“小麦已经开始用无人收割机了!”“深海养鱼船有250米长!”近日,在“三农这十年——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展”上,金先生带着孩子们驻足在科技成就展台前,孩子们发出了连连赞叹。金先生告诉记者:“农业农村是科技发展的沃土,农业现代化水平刷新了自己以往的认知。”
比如,“国信1号”养殖工船总长约249.9米,总重约7000吨,于2022年5月在青岛交付运营,首创了“深远海工业化舱养模式”,可开展大黄鱼、石斑鱼、三文鱼等名优鱼种养殖,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
同样是中国远洋渔业标志性船舶的还有“深蓝”号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它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横杆连续泵吸技术,并安装有全自动速冻平板系统、高品质虾粉加工系统以及先进的产品检测、存储、转运系统。
农业R150无人车是我国首款实现量产的轻量化、高强度、厘米级农业无人车平台,搭配双目视觉与雷达成像,实现全自主安全作业。根据不同农事需求,可实现精准植保、撒肥播种、智能割草、防疫消杀等作业。
科技成果转化加快
记者从展会上了解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从研发跟踪、技术追赶、消化吸收、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创新引领、全面突破转变,实施了一批公益性行业专项、转基因重大专项等,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4.5%提升到2021年的61.5%。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经管学院教授赵霞称,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持续培育和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增强了产业市场的竞争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充分利用5G、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高新技术,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农技推广体系正在不断完善。相关数据显示,全国5万多个基层推广机构条件明显改善,近50万农技人员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集成推广了40多项重大引领性技术、2000多项农业主推技术,建设了600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加快。
种植业方面,我国设施蔬菜规模已扩大至3000万亩以上,结构装备科技水平稳步提高,蔬菜生产保供能力显著提升。畜牧业方面,大型生猪、蛋鸡、肉鸡养殖企业在饲料输送、饲喂、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关键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全覆盖。
农业机械总动力显著增长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能够生产14大类50个小类4000多种农机产品。农机装备总量超过2亿台(套),总动力达到10.78亿千瓦,较2012年分别增长21.98%和33.11%。2021年,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机电灌溉、机械植保等五项作业面积累计达到71.29亿亩,较2012年增长27.35%。
业内人士表示,国产农机装备正由低端为主向中高端迈进,国产200马力级动力换挡拖拉机、无级变速拖拉机已经量产,高速插秧机、玉米籽粒收获机、大型喷杆喷雾机等相继打破国外垄断。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贴资金2053.89亿元,支持2621.49万户农户购置机具3373.84万台(套)。
场馆内工作人员介绍,202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03%,较2012年提高近15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加速升级。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