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数据技术,综合事件影响力、社会舆论关注度、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业内专家认可度等指标,进行加权积分排序,对农机化方方面面进行回顾总结,就有了“2024年农机化◆◆◆10大“。取继往开来之意,新尝试,望读者不啬赐教,留言于评论区,以有利于类似事务。今天推出系列报道之六:2024年10大无人农场示范基地。
1、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金太阳农场
2022年开始建设的北京市首个生产型蔬菜“无人农场”,到2024年1月10日已建成应用场景示范基地。该农场总面积40余亩,通过“农机 - 农艺 - 智能”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覆盖整地、起垄、移栽、水肥、植保、收获等环节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85%以上都实现了数字化自主管理,节约人工成本8.2万余元。
这是北京市在探索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过程中的成果,由昌平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昌平区阳坊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三方团队通力合作建成,并且蔬菜全程无人化平台在该农场首次亮相,整体作业轨迹精度可控制在厘米级,人力投入总成本大幅降低,还能构建出适配各种机型和机具的解决方案,减少体积和空间并降低农机制造成本。此外,农场还将探索与乡村旅游、中小学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大众对智慧型现代农业的认知度。
2、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水稻无人农场
广西贵港市首个水稻无人农场项目于2024年2月在港北区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启动。该项目通过引入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研制成功的水稻无人农场关键技术及装备,推动信息技术、北斗导航、自动驾驶与农机农艺技术的有效融合。
这个水稻无人农场已正式投入使用。生产验证表明,该农场应用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研制成功的水稻无人农场关键技术及装备,实现了水稻生产耕、种、管、收全程无人作业。借助数字科技,农民只需通过一台电脑、一个屏幕就能对无人农场的运行情况了如指掌。
项目采用“贵港市港北区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华南农业大学+贵港市港北区益新家庭农场”的产学研用结合模式,在港北区大圩镇新建村新北屯建设水稻无人农场核心示范基地450亩。2024年11月18日,广西首个水稻无人农场在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新建村开展测产验收,结果显示全年亩产干谷超过1000公斤。无人机直播的青香优19香晚稻两季合计亩产1096.54公斤。
无人机插秧的玮两优8612再生季亩产509.17公斤,加上头季亩产688.53公斤,两季合计亩产1197.7公斤。福优1号再生季亩产443.96公斤,加上头季亩产650.27公斤,两季亩产合计1094.23公斤。
无人农场作业中采用了北斗导航作业技术,直线行驶横向误差不超过2.5cm,对行误差小于3cm,播种行距更均匀,通风透气采光好,有利于水稻生长。水稻机直播技术免除了育秧、插秧等环节,大幅度减少了劳动力投入,每亩可节约种植成本200—250元。
再生稻种植模式。收割后的稻桩继续发苗长穗再收一季水稻(再生季),中间省去了犁耙田、育插秧环节,每亩可节约成本250—300元。
3、上海市万亩无人农场示范基地
这是上海规模最大、生产水平最高、最具完整产业链的粮食生产单位打造的无人农场。在这里,从耕地、播种、施肥、灌溉到收获,都通过操作手机和电脑系统来实现。其数字化感知,利用无人机采用“空天地”一体化大田监测体系,可实时监测气象、土壤、水环境、病虫草害、作物长势。并且以施肥为例,无人机采集的数据经过AI算法深度分析,能够精准识别田块间的土壤肥力差异,精确判断作物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进而形成田间管理处方图。
此外,智能灌溉设备可实现从泵房到田间进排水的全过程智能控制和精准灌溉,人均管水面积从百亩提升到千亩;无人农机依托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能在田间按规划路径有序作业,涵盖耕整地、插秧、植保、收割等功能,管理人员设定好路线和任务后,农机就能自动工作并归仓。
4、湖南省株洲无人农场
湖南省株洲无人农场位于天元区三门镇,占地面积约1200亩,总投资1663万元。该项目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采用了物联网技术手段,融合了无人农机、遥感监测、先进农艺和智能化灌溉施肥等核心科技。通过搭建天空地一体化精准农情遥感监测系统、农机无人操作系统、大田精准灌溉施肥系统,集成构建了大智慧农业平台。无人农场的核心技术包括北斗定位和计算机编程。无人驾驶插秧机和水直播机通过接收北斗卫星信号进行定位,并根据预设的程序进行作业。这种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依赖。
截至2024年6月,湖南省株洲无人农场已经完成了初步建设,并开始投入使用。无人驾驶插秧机和水直播机已经在高标准农田中进行了作业,实现了自动升降、前进、转弯等功能。此外,无人驾驶收获机也在进行自主作业,标志着无人农场的运营进入了新的阶段。
湖南省株洲无人农场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的农业项目,它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整合先进的科技手段,无人农场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项目的进一步推进,预计将有更多的地区借鉴这一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5、三山无人农场
位于芜湖三山经开区新庄村,是一个典型的无人化智慧农场。该农场占地600亩,主要种植水稻。据中科感知无人化智慧农场负责人王键介绍,通过采用智能化管理,农场实现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自动化。通过安装在田间的摄像头(农田鹰眼),可以实时监控田间情况,替代传统的人工巡田,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利用多光谱无人机拍摄作物生长情况,结合田间气象、虫情测报、土壤墒情等数据,实现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
通过智能化管理,农场平均每亩水稻产量达到1300斤,且每亩节省人力、农药等成本150余元。
6、浦东新区的无人农场
依托集中连片耕地资源,发挥装备、科技、人才优势,创新高标准农田 + 智能装备无人农场发展模式。于2024年完成了南汇新城镇3061亩高标准农田及无人农场建设,完成川沙新镇、祝桥镇等7个镇8958亩农机改造无人农场建设。单个无人农场建设面积不少于1000亩,建设内容包括适于无人化作业的设施农田、无人化智能驾驶设备、智能决策管控系统等。这里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类和农机升级改造类两种项目建设类型,并且有着详细的项目建设标准、补贴标准和项目建设程序等规定,旨在推动浦东新区的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
7、溧阳市无人农场
溧阳市无人农场位于常州市溧阳市别桥镇范围内,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院的产业化基地。该农场通过使用无人驾驶拖拉机等智能设备,实现了农业全程无人化操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该无人农场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选址科学、设施宜机、装备配套、机艺融合、机信融合、保障有力等。这些方面确保了农场能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建设基地,规模适度、相对集中。同时,基地及配套设施宜机化,方便机具转移顺畅安全高效作业。此外,根据产业生产作业环节配置适宜的农业机械装备,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主要作业环节,兼顾产业平衡。优选宜机良种、适用装备、配套农艺及种植模式,形成机艺融合的粮油生产无人化农场、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和技术规范,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效益。
无人农场的优势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通过精准的农业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帮助农民准确把握市场趋势,降低运营风险。例如,智慧系统在增肥撒药的过程中可以精准把控每个田块的肥料和农药用量,相比传统作业的粗放模式下每亩地能节省成本40元左右。
溧阳市无人农场是一个集成了现代科技和农业生产的新模式,它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还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通过使用无人驾驶拖拉机等智能设备,该农场实现了农业全程无人化操作,展现了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溧阳市在2024年计划建设粮油生产无人化农场和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其中,粮油生产无人化农场计划建设3个;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计划建设10个(包含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个、设施蔬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个)。申报主体包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涉农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类型。其建设要求围绕选址科学、设施宜机、装备配套、机艺融合、机信融合、保障有力等方面展开,有着严格的申报管理流程,包括计划任务及申报主体、申报程序及立项要求、审计验收和项目补助等环节的规定,这将有助于溧阳市在粮油生产和特色农业生产方面实现无人化和机械化的提升,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
8、湖南再生稻无人农场示范基地
全球首个再生稻无人农场示范基地位于湖南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该示范基地在2023年进行了实割测产,结果显示头季再生稻亩产最高为830.7公斤,平均亩产为788.2公斤。这一成就得益于无人农场技术的应用,包括无人驾驶旋耕机、水直播机、旱直播机和插秧机等,这些设备能够精确控制行距、穴距和播量,从而提高了种植效率和产量。
该无人农场示范基地是由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团队,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彭少兵团队,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唐启源团队共同创建的。这些团队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提升和优质高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旨在提升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促进再生稻产业化。
无人农场技术不仅限于种植环节,还包括了田间管理、施肥、施药等环节。例如,施肥和施药采用无人驾驶喷雾机,能够均匀地喷洒农药和肥料,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效果。此外,收获过程也采用了无人驾驶和窄履带技术,减少了碾轧,有助于提高再生季的产量。
9、广东省无人农场示范基地
广东省无人农场示范基地是广东省在智慧农业领域的重要尝试,旨在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些示范基地采用了包括无人驾驶机械、无人机喷洒、自动化设备等多种现代化耕作方式,改变了传统农业的作业模式。
无人农场示范基地的核心在于其技术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示范基地使用无人驾驶拖拉机、收割机等,通过手机APP或PC端控制软件远程下达作业指令,实现24小时工作,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并提高了作业质量的精准性。无人机在无人农场中主要用于喷洒液态肥、监测作物生长情况等。通过无人机,可以实现大面积的农田作业变得快捷高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准确性。示范基地内还有自动化设备进行播种、施肥等作业,这些设备能够根据预设程序自动完成任务,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
无人农场通过技术手段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例如,无人播种机只需5天左右就能完成播种作业,而传统家庭耕作模式可能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由于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无人机,无人农场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成本和农药成本。例如,清远市无人农场通过精准喷洒农药,节省了约50%的人力成本和5%的农药成本。无人农场示范基地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科技化、未来化、智慧化。在河源市东源县无人农场内,工作人员通过电脑监控无人机的飞行路线,实现了对气象环境、土壤肥情、作物长势、病虫害趋势等信息的实时监控,提高了生产效率。广州市增城区无人农场创建了国内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该农场突破了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四大关键技术,引领了传统耕作方式的变革。
10、山东邹平无人农场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领衔的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科研团队,在山东邹平建设了一座基于空天信息全链条赋能的无人农场。该无人农场实现机库—机耕道—农田全场景、耕—种—管—收全过程的无人化精准作业,支持省域和县域两个尺度的农情高频立体监测与精细管理,通过构建北斗精准导航和高分遥感融合服务精准农业的模式,提升现代农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山东邹平无人农场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包括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的成果,这些技术使得农场能够实现全场景、全过程的无人化精准作业。具体来说,无人农场配备了多种无人农机,如寻线无人农机、视觉靶标定位无人农机和激光雷达无人农机,以及用于稻田后期浇灌的大型无人机。此外,还有两名工作人员负责农机的检修和农具的更换工作。
无人农场的运营模式特点是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这种模式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作物种植的精细化程度,最终实现降本增效。无人农场还采用了数字孪生系统“慧种田”,农民可以通过手机APP对农田的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系统会根据得到的情况得出农田浇水施肥方案,农户只需判断方案是否需要修改,并点击确认,无人农机就会自动进行作业。
山东邹平无人农场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焦桥镇。周边交通便捷,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包括邹平202路等,公交站有道口小学、创新碳素、董家村。城市吧提供了多种类型的电子地图,包括平面地图、三维地图、高清地图、卫星地图和三维街景等,方便人们了解无人农场的详细情况和周边环境。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