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旨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当前备受瞩目的电动拖拉机,特别是增程式拖拉机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相关议题,本文侧重于技术路线、经营战略与营销策略的探讨,而非单纯的技术普及。
混动拖拉机兼具电动拖拉机和机械传动拖拉机的双重属性,从技术进步的角度,人们倾向于将其归类于新能源农机、电动拖拉机。
实际上,电力和柴油均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新能源,但若能高效利用这些能源,将其称作新能源也并无不妥。
2024年国内汽车出货量中电动汽车占比超过50%,这是一种革命性的结构变化,预示着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工程机械行业中,2024年电动装载机渗透率为10.4%,预计2025年将达到25%,此外电动挖掘机、电动压路机等电动化发展迅猛。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尽管目前国内的拖拉机电动化率几乎为零,但拖拉机的电动化却是国内起步最早的农机品类之一。
工程机械行业的电动化趋势显示,电动化正在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动力,并可能重塑行业格局。例如,电动装载机的销量占比在短时间内显著增长,预计到2027年,装载机和混凝土搅拌车的电动化率将达到50%。这表明,电动化在农机领域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有着明确的增长趋势和预测。
因此,企业不应仅仅等待电动化的到来,而应积极准备,以应对未来电动拖拉机可能带来的迅速普及。
电动拖拉机可分为纯电和混动,本文重点讲的是混动。
一、全世界农机企业都在押宝混动技术
可以说拖拉机技术的归宿是纯电动,早在1912年就有人发明了单电机结构的纯电拖拉机,到了113年的今天,全球仍是以化石燃料的拖拉机为主,这表明纯电之路既非一帆风顺,也非最短路径,而是需历经多种过渡技术阶段,每个阶段中的过渡技术往往成为当时的主流。
纯电拖拉机是最理想化的技术路线,并非我们聪明,因为100年前行业前辈如炬的目光已经看透了这一切。
电池作为动力源,电能以其便捷性和经济性脱颖而出,作业零排放,且与智能化、自动化高度融合,成为国家倡导、资本青睐、用户偏好的选择。
经济角度分析,纯电拖拉机更具优势。实验数据显示,其使用成本远低于传统燃油拖拉机,用电成本仅为加油成本的约30%,甚至更低。以一台中型拖拉机为例,年作业500小时,柴油燃料成本为5万元,而纯电费用仅为1.5万元。纯电拖拉机由于结构简单,后期使用期间也不会有电动机、传动系统的保养与维护的工作,每年能为用户节省数万元开支,从经济账上是最划算的。
但是纯电拖拉机的当下还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让其与传统燃油拖拉机相比也没有优势。
首先是续航里程受限的问题。受限于当前的电池容量和管理技术,即使配备大容量电池组,满电状态下的续航里程也通常仅在100至200公里之间,这对于规模化农业、大面积、长时间作业的场景而言,引发的‘电量焦虑’甚至超过了电动汽车。
其二是充电的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和农田里几乎没有充电桩,一方面是建造成本很高,分散经营的农业,单个农户建个充电桩不划算;二是居住分散,充电桩的使用率不高,共享性差,再加上农业收益的低下,让农户一算账就直观地感受到的是不划算。
其三是成本高昂的问题。当前纯电拖拉机中成本最高的组件是电池,一块电池的价格高达数万元,这对于分散经营、小规模经营的农户而言,是难以承担的负担。毕竟,拖拉机作为生产工具,不具备电动汽车的炫耀性,农民更倾向于为实用性而非无谓的成本买单。
总而言之,目前纯电拖拉机在经济性上并不划算,且在重负荷作业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尽管纯电被视为拖拉机的最终发展趋势,但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还需经历混动技术的过渡阶段。
混动可能是目前从传统燃油拖拉机到新能源拖拉机的最佳技术路线,虽然可能不能一步到位,仍然是个过程技术方案,但笔者讲过,在过渡阶段,过渡技术路线就是最佳技术路线。
鉴于全球知名农机企业普遍倾向于混动路线,而多数新兴势力则选择了纯电技术,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如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芬特、久保田等跨国公司,以及国内的一拖东方红、潍柴雷沃、东风农机等企业,其选择混动技术是基于理智与客观的考量。
二、混动技术复杂性高,涉及领域广泛且深奥。
正如‘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为路’所言,既然混动技术路线已获多数企业青睐,我们自当顺应趋势。
理智分析,对于10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当前的‘三电技术’及基础设施等已能提供支持;而对于150马力以上,特别是200马力及以上的拖拉机,混动技术无疑是最佳选择。
泛泛而谈是这样的,但是混动技术并没有那么简单,事实上所谓的混动有轻混、中混、重混的区别。
就算是中混,不同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案上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企业机械传动的作用更大,有的企业的电动传动和电动控制的成本更多,同样的混合程度,在具体的逻辑和结构上也是各有千秋,这除了设计理念不一样,还牵扯到规避技术专利等。
一位资深的技术专家给笔者详细讲过各种混合的技术区别:
微混(5%以内)。专家说是启动电机+皮带驱动启动电机(BSG系统),
轻混(20%左右)。这在汽车行业也很普遍,如凯迪拉克XT6上使用的轻混技术,就是用电动辅助发动机启停或电动辅助液压件工作等,电机不参与到具体的做功中。
中混(30%~40%)。多种动力源协同驱动拖拉机,其中柴油发动机担当主导角色,电动机则作为得力助手。值得注意的是,电动机亦具备独立驱动的能力,其主要贡献在于弥补不足并增强整体性能。
重混(40%以上)。就是任何一种动力源都可以驱动拖拉机工作,也可以两种动力源同时工作,通过电脑的高度协同可以发挥两种动力源的各自的优势,以实现最佳功率输出和成本最优化。
当然微混、轻混、中混、重混还无法囊括全部,因为还有中重混、全混等形式,不一而足。
在众多的混合动力中,其中技术路线最明确,也被大家所熟知的是增程式和插混式,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说说这两条技术路线,因为这两条技术路线目前是国内外拖拉机技术主流的选择。
三、增程式、插混式,到底该选择谁?
对于国内农机用户,目前还不会患上电动拖拉机选择困难症,因为厂家还没有大批量提供,甚至试验机型都没有多少。
然而,对于220多家拖拉机生产企业而言,他们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非缺乏发展方向,而是技术路线的多样性导致选择困难。
如传统的机构传动有啮合套换挡、同步器换挡,85%的拖拉机是同步器换挡,尽管这些技术被视为落后,但大量用户仍在使用,这证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市场需求。
又比如动力换向、动力换挡、CVT,生产制造的难度一个比一个高,特别是后两者,由于其生产制造的高难度,即便几家大型企业历经十数年探索仍未完全成功,这不禁让人质疑200家小型企业能否胜任。然而,若不参与,鉴于国家补贴政策的重点倾斜,将错失良机,无异于将市场份额拱手让予竞争对手,这无疑是不愿见到的结果。
还有就是纯电和混动,这也是一种非常纠结的选择,当然本文主要说是的混动,所以下文就重点分析一下增程式和插混式。
四、灵魂一问:企业为什么要发展混动拖拉机?
啮合套、同步器的优势是产业链非常成熟、技术成熟、制造成本低廉、服务便捷,那么为什么还要发展混动拖拉机呢?
这个问题是触及灵魂的一问!但这个问题还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讲明白的。
笔者试着回答一下。
从产品本身来讲,如果抛开初次购买成本不谈的话,从使用效果而言,无论是增程式还是插混式,均展现出诸多显著优势:
首要的是作业效率的大幅提升。相对于机械传动,和动力换挡、CVT机型,混动拖拉机作业效率都能提高30%以上,这主要归功于电动部分与油电混合系统形成的协同效应,以及电动机本身所具备的优秀性能。
其二是降低成本。从使用成本的角度来看,增程式和插混式都能降低燃油成本,从时间轴上看,电价一直在降,而油价一直在涨,此消波涨之下,用电就显得更加理性和经济,从实际使用看,增程式和插混式的使用费用都会有大幅的下降,有数据显示增程式燃油成本降低30%,继航里程上可增加40%,而插混式综合能源比传统燃油拖拉机低20%左右。
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人可能对这些数字没有概念,简单地算一下账就有感觉了。假如一台油电混动的拖拉机一年要耕1万亩地,一亩省10元燃油消耗成本,一年就要节约10万元,现实情况下可能会节约20元/亩,一年实际能省20万元,如果这台拖拉机能有效工作5年时间,就可省下100万元,所以说混动拖拉机对于大规模农田作业意义非凡。
第三点在于简化制造流程,实现路径优化。尽管这一点往往不为众人所愿直白讨论,但事实确乎如此。
客观地讲目前动力换挡、CVT技术很成熟,在现阶段是比纯电、混动更平顺的技术路线选择,因为这一技术路线已经过欧美企业50多年的验证,被认为是风险最小的选择。
但是问题就出在国内拖拉机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上,以及配套资源上。
与混动技术相比,传统的动力换挡、CVT技术难度、制造难度、生产难度要高得多,既然通过技术融合就能实现与动力换挡、CVT相当,甚至更优越的功能,同时降低成本,那么国产拖拉机企业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其三代表着技术的先进性和未来。全球的农机都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而电动、混动拖拉机内部嵌套着大量的电驱、电控技术,这些技术是智能化、无人化的底层技术和载体。
所以我们能看到电动农机天然的就是智能化、无人化农机,其实我们在说电动农机的时候,往往并没有强调其电动化,而是在强调其智能化。
智能化代表着未来的技术,电动化是智能化最佳的载体,因此,国内拖拉机企业在电动、混动拖拉机领域的发展,已与欧美企业站在了同一技术起跑线上,在机械时代处于落后,但在智能化时代有可能领先,至少没有落后,这也是为什么国内拖拉机企业对电动农机趋之若鹜了。
五、回归本真:什么是增程式?什么是插混式?
购买过理想、蔚来、赛力斯、比亚迪电动汽车的用户应该对混动技术有所了解,当然也能分得清楚什么是增程式?什么是插混式。
增程式拖拉机通过电池给电机供电,驱动行走和带动机具作业。它与纯电拖拉机的区别在于,纯电拖拉机依赖充电桩充电,而增程式拖拉机则通过增程器(即发动机)来充电。
其工作原理是如果电池有电,发动机通过电池供电来工作,如果电池电量低于一个特定的值,如40%,则发动机自动启动开始带动发电机给电池充电,也可能还要直接给电动供电。
这种结构之下,显然发动机其实就是个充电器,类似于手机上的充电宝,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接上了一个外接的电源。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增程式拖拉机的电机与同功率的燃油拖拉机相比,对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和功率要求显著降低,这有助于大幅降低发动机的成本和结构复杂度。
那么什么又是插混式呢?“插”即插电充电。这一点是与增程式有很大的区别,增程式是通过发动机来充电的,而插混式中的电动部分是通过充电桩补充电量的。
“混”及混动。上面详细分析过微混、轻混、中混、重混等各种混,插混式一般可归类于中混、中重混、重混、全混,根据不同技术路线会有不同程度的混合。
把“插”和“混”合起来讲,插混式就是具备发动机驱动和电力驱动两套驱动系统的拖拉机,其中电力驱动的电量来自充电桩充电,虽然也有发动机的电量回收系统,但主要是插电充电,按时不同的混合模式,有的插混式是发动机为主要动力源,电动机起辅助作用,有的则是两套平行的动力系统,可互相优势互补,也可以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自由切换,如在道路行驶或运输时使用纯电,在深翻深松作业时使用两套系统共同做功,在打捆作业时大多数时间使用发动机做功,到底使用哪种动力组合,全凭智能化控制系统判断,并适时进行切换。
(未完待续)
![](https://www.img.nongji1958.com/njyjc_ico.jpg)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