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闻网农机人的专属领地
全国
扫码关注微信
您好,请 登录 注册
下载手机端

当前城市已切换为

欧洲农机供应链重构,中国自主品牌收割机出口量激增200%

分享至

2025年,欧洲农机供应链在能源转型与贸易政策调整下加速重构,中国自主品牌农机凭借技术升级和性价比优势实现强势突围。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联合收割机对欧出口量同比激增200%,出口金额突破259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一现象标志着中国农机产业从“低价竞争”向“技术输出”的战略转型,也为全球农业机械化注入新动能。

2024年1-11月,中国农机出口总额达448亿元,其中联合收割机出口金额达259.88亿元,占总量近60%。50-100马力中端机型最受欧洲市场青睐,占拖拉机出口总量的35%,单台均价较2023年提升12%。

供应链重构动因

欧洲本地化成本压力: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后,部分国家转向性价比更高的中国农机替代本土高价产品。

技术标准突破:中联收获、东方红等品牌通过欧盟CE认证,其纵轴流脱粒技术、智能控制系统达到CLAAS等欧洲头部企业水平。

供应链韧性提升:中国企业在欧洲建立KD组装厂和海外仓,物流响应时间缩短40%,售后网络覆盖欧盟27国。

典型案例:中联收获的“欧洲攻略”

产品迭代:针对北欧多雨气候开发的防锈蚀机身、适应东欧平原作业的宽幅收割装置,使产品故障率较2019年下降65%。

模式创新:采用“设备租赁+按需付费”模式,降低欧洲中小农场采购门槛,2024年复购率超30%]。

本地化服务:在波兰设立培训中心,提供多语言操作手册和24小时响应维保,客户满意度达92分(满分100)。

行业趋势与挑战

技术壁垒持续升级:欧盟拟于2026年实施农机排放新规,要求氮氧化物排放量再降15%。潍柴、玉柴等动力企业已启动欧Ⅵ发动机研发]。

供应链深度整合:中国一拖与德国博世共建智能农机实验室,联合开发基于5G的无人收割系统,预计2026年量产。

政策风险应对

头部企业通过“欧洲设计+中国制造”模式规避反倾销风险,如上汽集团在匈牙利设立研发中心。

专家观点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指出:“中国农机出口已从单一产品输出转向‘技术标准+服务生态’输出,未来三年有望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突破15%。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众智 点评
众智:

详细点评 精简点评

发表评论

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

阅读下一篇

新发地蔬菜交易明年上楼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农业信息交流
9 文章数
往期回顾 全部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周榜
  • 月榜
众智 返回 首页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