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这是我们村种植的高山甜糯玉米,品质绝对棒!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富含营养,是咱们直播间的‘明星’产品。前几天我上架了5万根,仅3分钟就被秒杀一空,喜欢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春节将至,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黑汉岭村党支部书记史云龙成了“大忙人”,此刻他正在四海镇的乡村振兴创客直播间内“带货”。他神情专注,手中举着一袋真空包装的玉米推荐着。
“这是春节前的最后一场直播了,接下来我还要筹备村里的分红大会和联欢晚会,春节期间我们村里还有民俗表演,这几天也得抓紧排练了!”刚才还在直播间里妙语连珠的史云龙在镜头之外却显得有些腼腆,虽然最近抽不出身,但史云龙却觉得这份忙碌很有价值,忙着忙着,竟然忙出了一个村集体经济百万村。
大庄科乡东王庄村位于延庆区东南部深山区,任谁也没想到,这大山里的村党支部书记也能成为“网红”。“我们村经济基础很薄弱,这两年通过打造村干部、村民、村庄官方IP,形成视频号矩阵,全媒体平台达到上亿次的播放量,吸引了很多游客,我个人也有了6万多的全网粉丝量。”东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有军挠挠头笑着说。
一个是位于四季花海大地景观核心区,却难以将青山绿水变现生金的“资源村”,一个是基础条件差几乎没有年轻劳动力的山区村,看似各方面都不相同,却共同以发展农村直播电商为抓手,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出越来越多的乡村新业态,走出了村集体经济增长的新路子。
直播为媒 网络“流量”转化为增收“留量”
黑汉岭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四季花海大地景观核心区,村域面积6.61平方公里,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出产优质的玉米、菊花茶和蜜薯等产品。但过去多年,村民们仅靠传统种植维持生计。史云龙担任党支部书记后,提出利用直播平台推广农产品的想法,并亲自出镜“代言”。
史云龙之所以坚持走直播之路,源自2023年夏天的一次偶然尝试。2023年,黑汉岭村利用中央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以“积木”式搭建集装箱为主体,打造出花海夜市,由村集体经营,设置了烧烤、啤酒等十几个档口,还有各种文艺演出。“一开始我心里还打鼓,小山村里的夜市能吸引人来吗?没想到,我们村的村民随手拍了一些小视频发到视频平台,点赞回复的人竟然很多,大家都问这是哪里,夜市的知名度逐渐打开了。”史云龙回忆道。2023年,花海夜市营业58天,就实现营收36.88万元,其中村集体增收30.61万元。
这次尝到的“甜头”让史云龙意识到,村庄也可以有自己的“流量密码”,没想到这也恰好与四海镇的规划不谋而合。2024年,四海镇抓住“数商兴农”契机,借力“直播+短视频”形式,统筹长城脚下、四季花海资源,将原南湾旅游咨询站改造成乡村振兴创客直播间,成为四海镇的“村播”基地。
“我们打造这些应用场景,就是为了引导乡村开展特色直播,推动‘直播+’融合发展,通过‘线上引流+线下消费’模式,探索直播电商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群众致富的新路子。此前我们已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网格员和村民进行了直播电商培训,接下来将继续培育本土直播人才,提升助农直播网络销售能力。”四海镇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相比于黑汉岭村,东王庄村的地理位置更加闭塞,这个仅有30多个常住村民的小村庄,几年前还是一个鲜有人知的偏僻之地。“主街道乱堆乱放,房前屋后杂乱无章,进村路是破损的水泥路,需要走上半小时路程才能到达公交车站。村民世代靠山吃山,一年到头就靠那点核桃、板栗、山楂维持生活,年轻人几乎都已搬离这里。”王有军是土生土长的东王庄村人,但当他真的成为村庄发展的“领路人”时,却还是犯起了难——没资源、没人气、没劳动力,村集体的经济怎么壮大,村民怎么富起来?
王有军首先开始动员村民们发展农家乐。“我们对有意愿的村民进行了培训,毕竟都是自己家的房子,收拾收拾腾出几间空房就是一家农家乐,不需要额外的投入。”王有军说。为了提升家乡的知名度,2023年以来,王有军积极报名参加延庆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培训,增长了知识,开拓了思路。
在相关平台上,王有军介绍东王庄村的一条视频曾获得225万的播放量,随机点开某一条视频,都有几十条甚至几百条的回复。“村里有地方吃饭吗?”“农家乐多少钱一晚?”“山楂现在还有吗?我想买点。”王有军也会耐心翻看和回复评论,吸引更多人了解东王庄村的魅力风光、深厚文化和旅游路线。
延庆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以来,延庆区农业农村局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区级电商孵化服务项目,挖掘并培育了由村党支部书记和“新农人”组成的80余人乡村振兴主播团队伍,村党支部书记们以直播为媒介,将乡村故事和特色产品传播出去的案例不胜枚举,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还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显著增长。
业态发力 打造村集体经济新引擎
在“流量时代”,通过直播引流固然能为村庄带来一时的热闹和人气,但要实现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丰富经营业态、重塑村庄“造血”功能必不可少。
“我们村有小溪嘟嘟·小学校民宿,原来是黑汉岭小学旧址,学校关停了许多年,这片地一直闲置着。我们通过和企业合作,盘活闲置资产,将这里打造成了集住宿、亲子乐园、咖啡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服务综合体,很受游客欢迎。”史云龙表示。
而说到黑汉岭村最具代表性的业态之一,就不得不提到花海夜市。记者了解到,花海夜市汇聚了当地的农产品、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与小溪嘟嘟等周边民宿经营企业营销互动,周末固定开展农民卡拉OK大赛、歌手大赛,邀请乐队驻场演出,丰富业态的同时,还点亮了延庆东部山区的夜经济,让黑汉岭村成为京郊网红打卡地。
2023年,黑汉岭村的集体经济首次突破百万元。但更让史云龙自豪的是,村集体经济的收入结构非常合理。“我们村的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87%,这意味着村庄经济发展不依赖于租金和单一的农业收入,而是通过自主经营项目实现持续盈利,不仅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还给全村带来了更多可持续性收入。”
此外,黑汉岭村通过与四海兴盛集体林场的合作,利用310亩林地进行林下经济试点发展,养殖跑山鸡1500只,日产柴鸡蛋1200余枚,销售额已超过6万元。
小溪嘟嘟民宿、花海夜市等项目不仅盘活利用了闲置资源,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并让黑汉岭村产业发展实现“破局入圈”,加速向休闲、生态、文化等新功能拓展,在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促进产业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融合型转变,实现了农文旅融合的“乘数效应”。
位于深山的东王庄村仅有30多名常住居民,且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急需“新鲜血液”的注入。通过王有军的直播,一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策划团队——乡野计划团队被东王庄村深深吸引。这群年轻人中不乏知名院校毕业生,他们用创新的思路为村庄注入了活力。据王有军介绍,东王庄村和乡野计划团队合作,相继策划组织国潮游园会、青年创业交流座谈会、徒步越野、农副产品直播销售等活动。在充分挖掘东王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同时,为村民提供了全新的增收渠道。“我们希望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乡村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让村民们看到留在乡村发展的希望。”团队负责人青云表示。
为了让更多村民享受到村庄发展的“福利”,两个村庄在延庆区农业农村局带领下也开始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新模式。2023年,东王庄村北京情怀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成为延庆区首家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单位。“合作社成立后的首个‘大动作’就是租赁村里的闲置宅基地,打造为融合岭南水乡文化的见山小院,自建成以来,吸引近万人次前来打卡。截至目前,小院收入5万元,带动东王庄村乃至大庄科乡部分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增收60余万元。”王有军表示。
据延庆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自2023年开始进行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并逐步完善良性利益联结机制,将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密切连接起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资产、资金的集中优化配置,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全面提升村级产业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今年,“村社合一”发展模式将全面推广,打造“一乡镇一试点”典型,引导村社抱团发展,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添新动力。(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祖爽 见习记者 赵天浩)
![](https://www.img.nongji1958.com/njyjc_ico.jpg)
小程序扫码观看
更多农机资讯尽在农机一键查
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农机新闻网立场。 本文为分享行业信息所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农机新闻立场。